绿城“地王”频现背后:曹舟南埋下的种子与当下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4-12-11 16:28 作者:唐云泽

在房地产行业的风云变幻中,绿城中国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果敢行动,成为了2024年度不可忽视的焦点。这一年的绿城,与“地王”二字紧密相连,但其背后的逻辑远非简单的土地争夺。

回溯至2017年,绿城联合建发在杭州土拍市场上演了一场“闪电战”,一日之内连夺两地王,震惊业界。彼时,正值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码,众多房企选择谨慎行事,而绿城却逆势而上,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胆识。七年后的今天,绿城再次以高价竞得苏州、上海等地的地块,续写地王传奇。其中,上海徐汇区斜土街道地块更是以单价地王之名,刷新了行业记录。

绿城敢于如此大胆拿地,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其深厚的底蕴和前瞻性的布局。早在曹舟南时代,绿城便开始了组织架构的转型,通过“一体五翼”、“10区5支柱”等战略,实现了从重仓一二线城市到加速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的转变。这一策略虽然短期内导致货量紧张,但为绿城创造了较轻的杠杆和库存压力,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调整和变化,绿城的底气也面临着考验。尽管在2024年,绿城以权益拿地金额452亿元,位居行业第二,但其资金流动性逐渐紧张,净资产负债率上升,自由资金短债比下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绿城不得不加快项目周转速度,甚至超过了当年碧桂园的“369”模式。然而,即便如此,绿城经营性现金流回正速度仍未能如愿加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城将目光投向了其大本营——浙江市场,尤其是杭州。杭州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短期风险的一二线城市,其房地产市场表现强劲,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和置业需求。绿城凭借对杭州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熟悉程度,成功抓住了这一机遇。在杭州市场,绿城不仅拿地速度快,而且项目周转效率高,资金回流速度快。这使得绿城在杭州市场的销售额持续攀升,成为其业绩的重要支撑。

然而,好运并非总是伴随左右。随着杭州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政策的调整,绿城在杭州市场的销售额开始出现下滑。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绿城再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合并区域公司,优化管理架构,提升运营效率。同时,绿城还加强了内部成本控制和利润管理,试图从内部挖掘收益。

然而,绿城在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过程中,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毛利率和净利润率逐年下滑,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日益凸显。面对这一问题,绿城选择了在安全前提下蒙眼狂奔,不断拿地、冲规模。但这样的策略牺牲的不只是利润,还有绿城的安全空间。为了寻求突破和发展,绿城不得不开始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走向“去绿城化”的道路。

在绿城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其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绿城也需要更加谨慎地权衡利弊得失,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绿城才能在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绿城也面临着人才梯队建设的挑战。随着老一辈绿城人的逐渐谢幕,新一代的管理团队能否接过重任、继续引领绿城前行?这是绿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未来,绿城需要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加大力度,确保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绿城还需要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战略方向。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绿城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确保企业能够稳健前行。

在绿城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其敢于挑战自我、不断突破的精神。然而,在未来的发展中,绿城也需要更加注重平衡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只有这样,绿城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