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服务区变身商业综合体,新消费风口正加速崛起!

   发布时间:2024-12-16 23:02 作者:江紫萱

近年来,我国高速服务区的商业化转型步伐显著加快,成为消费领域的新热点。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江苏、浙江等先行地区的成功实践上,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服务区升级的革命。

早在2015年,江苏便率先启动了高速服务区的转型升级,无锡梅村服务区作为首批改造对象,以其全新的购物中心式面貌惊艳亮相,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这一改造不仅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服务区的认知,更以日均超10万人次的客流量,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随后,阳澄湖服务区更是凭借其“梦里水乡诗画江南”的主题设计,以及丰富的业态组合,成功晋升为“网红服务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阳澄湖服务区的成功,并非个例。随着运营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开始涌入高速服务区建设及运营领域,曾经被忽视的“价值洼地”如今已变成备受追捧的商业新蓝海。浙江商业集团旗下的“高速驿网”品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品牌不仅覆盖了浙江省内66对服务区,还逐步扩展至四川、广西、贵州等多个省市,管理运营的服务区总数超过110对,其商业模式之成熟、品牌影响力之广泛,令人瞩目。

高速服务区之所以能成为商业新热点,离不开其独特的运营环境和商业价值。与购物中心不同,服务区的客流量相对稳定,不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根据相关规定,高速公路沿途服务区的平均间距不宜超过50公里,这一规定不仅保障了过往车辆的基本需求,也为服务区带来了持续而稳定的客流基础。这种相对稳定性,使得服务区在流量竞争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在此背景下,高速服务区成为品牌掘金的热土。星巴克、肯德基等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入驻,瑞幸咖啡、蜜雪冰城等新兴茶饮品牌也在服务区市场表现活跃。对品牌而言,服务区不仅是一个营业额增长点,更是一种高效的品牌传播手段。在这里,品牌能够触达多样化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在旅途中,人们对品牌的体验往往更深刻,这种潜移默化的价值,可能比直接的销售额更为重要。

然而,高速服务区商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特殊性和局限性也不容忽视。服务区的运营高度依赖车流量,且呈现出明显的波峰波谷特性;同时,大多数服务区地处偏远,限制了其零售、外卖等多元化营收渠道的拓展。但随着高速服务区价值显现,这些短板也正逐步被弥补。例如,嘉兴服务区正在探索建设半开放或全开放式服务区,逐步向周边居民和游客开放,这种“后门经济”模式预计将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除了江苏、浙江外,广东、江西等地也在积极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升级。在广东,大槐服务区将室内美食街改造成“港风侨乡小镇”,阳江服务区则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导入海洋文化主题;在江西,庐山西海服务区被誉为国内首个“旅游度假式服务区”,游客无须下高速即可体验亲子乐园、露营休闲等丰富项目。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服务区的品质与体验,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更多的服务区进行转型升级及更多专业商业人才入局,高速服务区的规划和招商运营逻辑也日趋清晰。为了匹配不同服务区的流量特点,许多地区制定了灵活的投标及招商标准。同时,更多元的商业业态引入也逐渐成为服务区改造的核心亮点。如阳澄湖服务区规划了新能源汽车超级体验中心,重庆冷水服务区设有冷水·风谷森林书屋等,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服务区的业态组合,更提升了其综合服务能力。

在运营方面,高速服务区也在不断探索更具创意的运营推广模式。如江苏、浙江等地连续举办的高速公路美食节,不仅推广了服务区美食文化,更提升了服务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服务区还通过发布特色美食地图等方式,让旅客轻松发现服务区特色美食,进一步提升了其消费体验。

总的来说,高速服务区的商业化转型不仅是一场消费革命,更是一次产业升级。在政策引导与消费趋势的双重推动下,高速服务区正加速向综合消费平台转型。这一转型不仅为服务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多元的消费体验。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