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创新领域,一个残酷的筛选过程正在上演,这一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漏斗模型”。Henry Chesbrough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用以描述开放式创新中,如何从众多技术中筛选出少数能够成功商业化的佼佼者。2024年,这一模型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竞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回顾2023年,业界对中国能否孕育出顶尖大模型充满了期待。仅仅一年的时间,国产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备案并上线服务的大模型数量已突破百个。然而,到了2024年,人们开始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消化和利用这些大量涌现的大模型?
经过一年的激烈竞争,大模型市场呈现出了显著的“漏斗效应”。只有约10%的大模型凭借其市场活力和用户活跃度,成功脱颖而出,进入了决赛圈。这些成功的大模型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互联网和云计算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如百度的文心大模型、阿里的通义大模型等;二是以“AI六小虎”为代表的头部创新企业,如智谱AI的智谱清言等。
在海外,大模型的竞争同样激烈。OpenAI、谷歌、微软等巨头屹立不倒,而众多初创公司则面临着被收购的命运。在国内,科技巨头和融资能力出众的AI创企成为了大模型商业市场中的活力竞争者。
随着大模型市场的逐渐清晰,我们得以窥见成功穿越“漏斗”的大模型所具备的三大动力。首先是可持续的资源投入,AI大模型是一个重资产行业,需要不断投入高质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如字节跳动,凭借其火山云基础设施和人才团队积累,在短时间内就建立了优势壁垒。其次是快速迭代的模型能力,大模型市场瞬息万变,只有不断开发更强大的新模型,才能保持竞争力。如百度文心大模型,凭借其全栈布局和快速迭代能力,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最后是可变现的商业通道,大模型需要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来实现营收,科技巨头凭借用户数据和渠道资源,AI创企则凭借新锐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在商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2024年,大模型市场的竞争从基础设施攻坚战转向了商业市场的争夺战。模厂们纷纷通过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争夺活跃用户。同时,大模型也开始走向应用,通过价值付费和项目付费等方式实现商业化。如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凭借其“自动驾驶”水平的智能体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技术的可用性。
在商业化之战中,模厂们综合运用“砸钱买量”和“以用换量”两种手段,确保大模型的用户基数与市场活力。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底层模型的“决赛圈”也将进一步收窄,最终只留下3-4个基础模型作为AI基础设施来支撑下游应用。这一过程中,投入的可持续性、迭代速度和商业化能力将继续发挥关键影响。
展望未来,大模型的使用将进一步简化,智能体开发与专属模型训练将变得更加容易上手。同时,基础模厂需要构建更大的生态体系,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这将是一个“朋友圈”的比拼,谁能够纳入更多的AI硬件、AI终端、垂类模厂和渠道伙伴,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2024年,大模型的中场战事已经结束,进入决赛圈的模厂们将继续展开激烈的竞争。随着大模型的漏斗被收束到最小,AI应用的漏斗才刚刚开始喷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人皆可AI”的时代将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