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Co之路:国内Biotech的海外挑战与破局之道

   发布时间:2024-12-23 23:21 作者:苏婉清

在生物医药领域,一种名为NewCo的交易模式正逐渐升温,却也在年末时分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讨论。一位资深投资人在闭门会上透露,某些著名的NewCo交易在启动前,海外基金已锁定最终并购的跨国药企(MNC),这种“以终为始”的操作模式,让不少正在积极尝试NewCo交易的生物技术公司(Biotech)心生疑虑。

据此前投资人观察,至少半数国内Biotech已涉足NewCo交易尝试,但截至年底,成功完成的案例却寥寥无几。这一现象引发了疑问:兼具融资与商务拓展(BD)优势的NewCo交易,究竟遭遇了哪些阻碍?

事实上,NewCo交易的隐形门槛远高于预期。除了靶点、数据、临床进展等硬性标准,这种海外发起、海外成交的模式还深受产业链圈层的影响。未能进入核心圈层的Biotech,可能面临资产被低估、权益受损,甚至无法获得谈判资格的困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Biotech已成为全球新药研发的重要力量。

以维立志博为例,这家总部位于南京的Biotech与美国风险投资机构Aditum Bio共同宣布成立新药研发公司Oblenio Bio,基于其全球首创的CD19xBCMAxCD3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抗体LBL-051。此次交易,维立志博不仅获得了3500万美元的首付款,还获得了新公司的部分股权。但这一成功并非易得,维立志博与Aditum Bio的谈判耗时半年,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赢得海外一流美元基金的信任。

维立志博首席财务官左鸿刚指出,选择NewCo合作伙伴时,实力和专业度是关键。建立信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不断展示企业的专业实力。海外投资机构对国内Biotech的信任度普遍不高,这种认知的积累需要时间,更需要Biotech在各种场合积极展示,增加接触机会。

除了耐心和主动性,NewCo交易的成功还取决于公司层面的战略规划和针对性投入。NewCo可以被视为BD交易的前置环节,通过NewCo获得资金推进临床试验,取得更多数据后,再与MNC进行更高价值的BD交易。但这要求Biotech对自研、BD和NewCo的资产有明确的布局和规划。

然而,NewCo交易的风口似乎还未吹到国内Biotech。现阶段,NewCo交易高度依赖海外市场,无论是交易达成还是退出,都离不开海外市场的支持。如果管线资产只能依赖国内市场,缺乏全球竞争力,NewCo将难以退出。NewCo设立后,新药管线的研发推进也依赖海外资源池,国内团队在理解和运作海外新药策略时面临挑战。

博奥信生物的经历则展示了另一种选择。这家同样位于南京的Biotech在与多家机构讨论NewCo可能性后,最终选择与非典型BD方式完成BSI-045B和BSI-502的交易。与Aclaris Therapeutics达成的协议,不仅获得了超过4000万美元的现金付款,还获得了对方19.9%的股权和潜在的研发及销售里程碑付款。博奥信生物首席战略官兼BD负责人叶信良博士表示,选择BD而非NewCo,是因为担心NewCo带来的不确定性,如管理团队的选择和管线开发的后续问题。

尽管NewCo交易面临挑战,但未来五年内,这类交易仍将持续发生,并可能越来越频繁。这主要归因于MNC对新药管线的强烈需求和国内Biotech持续融资的压力。随着国内创新药行业在全球制药市场的崛起,MNC越来越关注国内Biotech的创新药管线。同时,国内Biotech也急需通过管线权益换取资金,支撑新药开发。

然而,国内Biotech需要给NewCo更多耐心。正如全球顶级制药生态接受国内临床数据用了超过十年时间,海外顶级基金也需要更多时间来建立对国内Biotech的信任。在这个过程中,国内Biotech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专业度,积极展示和接触海外投资机构,为未来的NewCo交易打下坚实基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