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人类为何在不懈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反而遭遇痛苦,以及富足生活与抑郁症高发之间的悖论时,斯坦福医学院的知名教授安娜·伦布克提供了一个新颖且深刻的视角。她指出,人类的大脑并非为了持续的快乐而进化,而是设计来在经历一定的痛苦后获得少量的回报。
安娜·伦布克在她的著作《成瘾:在放纵中寻找平衡》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并揭示了多巴胺内稳态机制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她指出,当我们过度追求快乐时,这种机制会导致我们陷入一种虚无和痛苦的状态,这与现代人的暴饮暴食、熬夜、长时间沉迷手机等行为密切相关,这些行为在医学中被定义为“成瘾”。
在近日与Edu指南的对话中,安娜进一步解释了多巴胺内稳态机制的工作原理。她用一个跷跷板的比喻来形容快乐和痛苦在大脑中的平衡状态。当我们感受到快乐时,大脑释放多巴胺,使跷跷板向快乐的一边倾斜;而当我们经历痛苦时,跷跷板则向另一边倾斜。这种平衡总是试图恢复到基线水平,即内稳态。
安娜强调,对快乐的不懈追求之所以会导致痛苦,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为了过多的快乐而进化的。我们被进化为做大量前期工作以获得一点回报的模式。因此,当我们过度追求快乐时,大脑会努力恢复到基线水平,这反而会导致我们陷入痛苦。
在谈到成瘾问题时,安娜特别提到了现代社会中数字媒体的普及对人们的影响。她指出,虽然视频等数字媒体本身并不是成瘾药物,但它们能够模拟大脑的奖励通路,使我们的大脑对它们产生反应。特别是那些快速开始、快速结束的视频形式,就像一种强大的药物一样,容易使人们上瘾。
安娜还提到了孤独和成瘾之间的关系。她认为,孤独是上瘾和戒赌的必然副产品。当我们感到孤独时,我们更有可能对一些东西上瘾,而成瘾往往会替代我们与他人建立依恋关系。因此,回归社区、建立深厚的联系是摆脱成瘾的关键。
在谈到暴饮暴食和工作成瘾等问题时,安娜也给出了她的见解。她认为,这些食物和工作方式已经变成了一种类似致瘾的药物,它们能够在我们大脑的奖励通路中释放多巴胺,使我们难以抗拒。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让公司负责去除食物中的不健康成分,并倡导一种更健康的工作文化。
最后,安娜给出了关于如何更好处理成瘾行为和平衡痛苦与快乐的建议。她建议我们尝试谈论自己的问题,并找一个朋友、家人或亲人分享。她还推荐了一种名为“多巴胺禁食”的方法,即在一段时间内避免任何能够触发多巴胺释放的活动或物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收集自己的数据,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