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2022年首次港股上市计划的搁浅后,赛力斯于3月31日晚间宣布,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已通过决议,计划发行H股并在港股主板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这一动态标志着赛力斯或已迎来其港股上市的成熟时机。
作为近五年来成长超过十倍的汽车业佼佼者,赛力斯正站在国产新能源汽车竞争的白热化阶段的前沿。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已突破46%,新能源势力主导的竞争进入激烈阶段。而赛力斯,作为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的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其2024年全年营收激增305.04%,达到1451.7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上一年的亏损24.5亿元跃升至盈利59.46亿元。
赛力斯的转型之路堪称汽车行业的“励志传奇”。从一家重庆的弹簧厂起步,逐步成长为汽车减震器供应的佼佼者,再到与东方汽车联手进军整车制造,最终转型为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2016年,赛力斯创办金康新能源,聚焦新能源转型,尽管初期推出的SF5车型市场表现不佳,但在2019年与华为的相遇,为其带来了转机。
2021年末,赛力斯与华为正式达成合作,推出AITO汽车品牌及多款车型,2022年更名赛力斯,开启了历史新篇章。在与华为的“技术+生态”双轮驱动下,赛力斯实现了弯道超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182.84%,达到42.69万辆,问界M9更是以超过15万辆的交付量,连续11个月领跑50万级豪华车市场。
然而,赛力斯的成功并非没有挑战。尽管与华为的深度绑定带来了显著的正面效应,如智能化体验领先、品牌溢价能力提升、获客成本降低等,但也引发了对其战略自主性受限的担忧。随着鸿蒙智行旗下子品牌的增多,赛力斯能否在华为门店保持C位,以及智驾平权成为行业趋势后,鸿蒙智行的中高端溢价能力能否保持,都是赛力斯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赛力斯加速整合产业链资源。2025年,赛力斯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龙盛新能源100%股权,龙盛新能源的“超级工厂”是赛力斯问界系列智能电动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赛力斯还涉足智能机器人领域,成立全资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其业务版图。
随着业务的迅速扩张,赛力斯的资金压力也随之增大。2024年,赛力斯的总负债达到824.5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7.38%。为此,赛力斯选择重启赴港上市计划,以筹集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供应链优化。同时,赛力斯还推出了“官方置换+官翻二手车”的闭环商业模式,通过提供置换补贴和原厂翻新服务,加速老车主换购,提升资产运转效率,并缓解消费者的换代焦虑。
这一创新商业模式初见成效,问界M9置换订单中,78%的车主选择加装增值配置,单车溢价超过5万元。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赛力斯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9.92%跃升至26.21%,还使其摆脱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为长期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赛力斯的未来并非坦途。要实现其商业模式的完全成功,必须确保M9的产品力、品牌声量和技术迭代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只有这样,赛力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继续书写其“逆袭样本”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