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天玑开发者大会:一站式AI开发工具,开启智能体化用户体验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5-04-11 18:09 作者:江紫萱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用户体验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从2024年至2025年,整个应用生态经历了从硬件、软件到产业链的深刻转型,如何快速将创新的AI体验部署至终端并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开发者们热议的焦点。近期,联发科在天玑开发者大会2025(MDDC 2025)上,以“AI随芯,应用无界”为主题,提出了“智能体化用户体验”的未来愿景,旨在将智能终端打造成为用户的贴心智慧伴侣。

联发科在此次大会上,详细阐述了“智能体化用户体验”的五大核心特征:主动及时、深度理解用户、互动协作、持续学习进化以及专属隐私保护。这五大特征的实现,不仅需要芯片、模型、应用、终端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全面革新,还需要高效、强大的开发者解决方案。为此,联发科推出了一站式可视化智能开发工具——天玑开发工具集,其中包含了AI应用全流程开发工具Neuron Studio,以及全新升级的天玑AI开发套件2.0,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围绕AI开发效率与落地路径的“系统性解法”,堪称AI应用开发工具的全家桶。

Neuron Studio的推出,为AI应用开发按下了加速键。以往,AI应用开发的瓶颈不在于单一的工具点,而在于整个开发链路的繁琐和低效。开发者常常需要在多个工具链之间频繁切换,导致开发过程复杂且效率低下。而Neuron Studio提供了一站式、全链路、自动化的开发协助,从模型到应用,全程可视化,整合了多种工具的开发能力,支持神经网络自动化调优和跨模型全链路分析,有效解决了AI应用开发的三大痛点。

Neuron Studio整合了多个MLKits工具,包括模型转换、模型量化和模型调优,将关键模块融合成一站式、可视化的完整开发链路。开发者无需再“拼积木式”组合多个工具,只需一套工具即可完成全部开发工作,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同时,Neuron Studio还支持自动化调优神经网络使用的带宽及性能,全程监控大模型演化过程,将性能和内存占用自动优化至最佳配置,使万组参数的手动调优从一周缩短至几个小时。

Neuron Studio的跨模型全链路分析功能,提供了全局视角和执行流程,使开发者无需再针对大模型中不同模块各自独立分析,实现了“全局视角、一站掌控”,大幅节省了模型分析时间。这一工具的升级,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迈向智能体化用户体验的关键基础设施。

天玑AI开发套件2.0的全面升级,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全面、更开放、更强大的端侧AI开发解决方案。自去年发布以来,天玑AI开发套件广受好评。在MDDC 2025上,联发科带来了在模型库规模、架构开放程度、前沿端侧AI技术支持和端侧LoRA训练落地等方面均实现全面跃迁的天玑AI开发套件2.0。

端侧AI应用开发需要调用各种大模型能力,因此模型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至关重要。为此,Gen-AI Model Hub全面扩容,模型数量激增3.3倍,并支持多种先进端侧大模型,如DeepSeek-R1蒸馏模型、通义千问、混元等,涵盖了视觉、语言、多模态等多种类型。开发者可以通过Gen-AI Model Hub一键调用模型能力,使AI应用开发的选择更加丰富。

联发科还首发了开源弹性架构,允许开发者直接调整平台源代码,无需等待芯片厂商的支持,即可完成目标或其他自研大模型的轻松部署。这一架构的推出,使AI应用开发不再受限于既有模型库,彻底释放了开发效率和模型接入自由度。

天玑AI开发套件2.0全面支持DeepSeek的四大关键技术:混合专家模型(MoE)、多Token预测(MTP)、多头潜在注意力(MLA)和FP8推理(FP8 Inferencing),实现了Token产生速度提升2倍以上、内存带宽占用量大幅降低50%,使端侧AI推理更聪明、响应更迅速。天玑AI开发套件2.0还首次引入基于NPU的端侧LoRA训练,使训练速度猛增50倍,将训练时间从一整天缩短至半小时,让终端成为更懂用户的个性化智慧伙伴。

联发科在MDDC 2025上还展示了不断拓展的天玑AI生态。自去年MDDC 2024以来,天玑AI生态伙伴数量大幅增长3倍,天玑AI开发套件下载量也同比增长5倍,显示出天玑的AI开发者解决方案已经获得了开发者的高度认可,天玑AI生态圈正在迅速成长。

联发科与OPPO深度合作,借助天玑AI开发套件中的DeepSeek四大关键技术,快速实现了MoE技术的端侧部署,使Token产生速度提升了40%,让端侧大模型拥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推理性能,使端侧AI交互响应更及时,用户体验更贴心。同时,联发科还与vivo和全民K歌携手,借助天玑AI人声萃取技术,大幅提升录音人声质量,将vivo X200s打造成安卓首款K歌旗舰手机,并获得臻品录音Pro级认证。

联发科还与美图合作,基于天玑AI开发套件的开源弹性架构,完成了美图自研PIX GP模型的整合,并进行全链路微秒级分析,以确保最佳端到端性能表现。双方合作流程中,开发效率提升了30%。天玑AI生态还拓展到了智能座舱领域,联发科与绝影合作,快速完成了绝影自有模型的移植,使首字词生态速度比云端方案提升70%,赋能绝影多模态智能座舱强大的端侧运行能力。

天玑AI开发套件已经接入NVIDIA TAO生态圈,实现了两大生态的全面打通。这意味着天玑开发者将有机会获取更多NVIDIA TAO生态的AI开发资源,而TAO生态开发者也可将开发成果轻松移植到天玑各类端侧平台,实现一次开发、全域应用。两大AI巨头的强强联手,无疑为智能体化AI体验时代按下了超级加速键。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