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了一则关于地磁暴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悉,此次地磁暴事件源于4月13日太阳表面的一次暗条消失活动,其影响在4月16日至17日之间显著显现。
据官方介绍,这次地磁暴的最大强度出现在4月17日凌晨02时至05时,全球地磁活动指数Kp达到了8级。这一级别的地磁暴并不常见,因此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引发这次地磁暴的太阳活动——暗条消失,与以往多次出现的日冕物质抛射活动有所不同。
首先,此次暗条消失活动并未发生在太阳活动区,即太阳黑子对应的区域,因此并未伴随着明亮的耀斑发生。其次,与日冕物质抛射相比,暗条消失本身所释放的物质和能量相对较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暗条消失有时可能进一步引发日冕物质抛射活动的发生,正如这一次的情况。
此次地磁暴的出现,不仅引发了科学界的关注,也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伴随地磁暴的发生,极光秀再次上演。多位摄影师在我国各地捕捉到了这一精彩瞬间,将极光的绚烂与神秘永远定格在了镜头之中。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还表示,预计未来三天,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4月17日仍可能出现小地磁暴,而18日至19日则预计地磁将保持平静到微扰的状态。
对于此次地磁暴事件,科学界正密切关注其后续发展,并期待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太阳活动的奥秘。同时,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太空中的环境变化对地球的影响不容忽视,加强空间天气监测和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