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科技“1+X”架构调整,能否摆脱阿里式内耗困局?

   发布时间:2024-12-16 20:31 作者:钟景轩

近日,商汤科技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一次是因为其董事长兼CEO徐立发布的一封全员信。信中,徐立宣布了公司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推出了全新的“1+X”架构,意图通过这一变革来稳定股价并安抚员工。

根据徐立的描述,“1+X”架构中的“1”代表集团核心业务,主要包括生成式AI和传统AI的视觉模型;而“X”则代表一系列生态企业,如智能汽车“绝影”、家庭机器人“元萝卜”、智慧医疗和智慧零售等。这些生态企业将设立独立的CEO,并享有更灵活的激励机制和融资渠道。

然而,这并非商汤首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早在2023年,商汤就已将原有的四大业务板块重组为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三大板块,试图以更聚焦的方式应对市场挑战。生成式AI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256%的收入增长,占总收入比重高达60.4%。相比之下,包括智慧城市在内的传统AI业务收入则同比下降了50.6%,显示出公司正在加速向生成式AI领域转型。

尽管商汤试图通过突出自身优势业务来优化财务报表并塑造市场形象,但员工们对此次架构调整的反应却颇为复杂。有员工表示,这一举措并未完全消除他们对之前裁员阴影的忧虑。在他们看来,“1”代表的主业主要是卖卡,即AI算力租赁,而“X”部分的业务如果盈利状况得不到改善,仍可能面临裁撤的风险。

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也让人们联想到了阿里巴巴去年启动的“1+6+N”组织变革。阿里巴巴通过拆分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试图让每个部门独立承担盈亏责任并激发更大的想象力。然而,这一变革在阿里内部并未获得一致好评。有员工认为,拆分之后各业务板块反而陷入了重复造轮子的内耗之中。

事实上,商汤此次的组织架构调整与阿里的变革确实有着相似之处。两者都试图通过业务拆分来激发各部门的活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形式上的变化并不一定能带来实质性的推动。阿里的“1+6+N”架构在实施后也遇到了沟通成本上升、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甚至一度有传言称阿里正在从“分”转向“合”。

对于商汤来说,此次组织架构调整能否真正解决问题并药到病除,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不过,从公司的财报来看,商汤在生成式AI业务上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这得益于其较早的布局和持续的研发投入。然而,连年亏损的根源不仅在于巨额研发成本,更在于其业务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技术瓶颈。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商汤在十周年全员信中曾特别强调要加快组织和管理的年轻化进程,并试图通过裁员和架构调整来优化成本结构。然而,这些举措并未完全消除员工的忧虑和担忧。在他们看来,公司的核心问题仍在于业务本身和技术迭代的方向。

商汤在近期还宣布了配售新B类股份的计划,总配售金额达到27.98亿港元。这一举措无疑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但能否在新架构调整后实现有效造血并缓解运营压力,仍需时间验证。

尽管如此,商汤员工们对于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仍抱有一定的期待和希望。在他们看来,这一变革至少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一位员工半开玩笑地说:“又有饭吃了,兄弟们。”

然而,对于商汤来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AI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公司需要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优化成本结构并寻找新的增长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商汤还需要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和沟通,共同推动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构建更加开放和合作的生态系统,公司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加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商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调整战略方向。只有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持续的创新精神,才能在AI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