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2025:盈利之年,谁将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25-01-08 20:50 作者:唐云泽

2024年,新能源车市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多家新兴车企如高合、极越、威马等相继陷入困境,甚至面临解散,给市场带来了阵阵寒意。另一方面,整个新能源市场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年产量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销量接近13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1%和37.6%。这种既热又冷的复杂局面,预示着新能源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回顾过去,新能源行业每隔几年就会出现新的转折点。2018年是新能源的“启航之年”,各大车企竞相拼销量;2021年则成为了“量产之年”,车企们比拼的是谁能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而步入2025年,这个行业或将迎来“盈利之年”的考验。能否在这一年实现扭亏为盈,将直接关系到车企的生存与未来。

在这一背景下,理想的盈利为行业树立了榜样。作为新势力中首家盈利的车企,理想不仅证明了中高端市场同样可以实现盈利,还展示了规模效应的力量。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热销也表明,国内新能源供应链的高度成熟化已经使得“造不出车”成为了过去式。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能如此幸运。截至2025年初,多数新能源车企仍未实现盈利,但亏损幅度各不相同。

在财报和销量数据中,零跑汽车表现抢眼。尽管单季度亏损6.9亿元,但其三季度整体毛利回升至8.1%,涨幅显著。相比之下,极氪和小鹏也保持了稳定的毛利率增长,分别为16.0%和15.3%。而蔚来则显得力不从心,全年累计销售20.53万辆,但毛利率仅徘徊在10%左右。小米汽车虽然创造了销量奇迹,但由于尚处于发展初期,盈利仍为时尚早。

除了盈利表现,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交付能力也成为了决定新能源车企命运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新能源车的销量快速增长,但交付缺口却日益扩大。2024年,新能源车的交付量和销量相差300万辆,交付速度成为了影响用户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车企们纷纷采取各种策略保障供应链稳定,包括自研核心部件、加入生态联盟、与供应商合资等。

然而,即便如此,交付难题依然困扰着众多车企。从小鹏M03到小米SU7等热门车型,交付延迟现象屡见不鲜。车企们不仅要面对产能分配和产能不足的问题,还要应对缺芯、缺人、缺配件等各种挑战。如何与供应商建立互信、共赢的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交付速度,成为了车企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望2025年,新能源行业还将迎来更多变数。在产品层面,各大车企将推出更多新车型,包括小米YU7、特斯拉新款Model Y和Model Q等,这些车型不仅承载着车企们的销量期望,还将直接影响新势力的盈利表现。在行业层面,整合态势愈发明显,宁德时代发布的磐石底盘开启了动力电池厂商逆向整合行业的新模式,这种模式能否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样值得关注。

在资本层面,随着市场资本的回暖和各地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推动,本地国资成为了支持新能源品牌的关键力量。智己汽车、阿维塔等品牌纷纷获得国资背景的融资支持,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并非所有车企都能笑到最后。对于那些尚未实现盈利的车企而言,2025年将是一场更为艰难的挑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新能源车企们将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发展路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将脱颖而出,谁又将黯然离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