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企业正逐步从跟随者转变为领航者,其商业版图不断扩展,尤其在出海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韧性。从东南亚市场的智能冰箱,到欧洲市场的工业机器人,再到北美市场备受欢迎的中国手游,以及非洲市场上崭露头角的中国电动车,这些迹象无一不揭示着中国企业出海的新趋势。
然而,出海之路并非坦途,文化差异、政策壁垒和供应链挑战等难题接踵而至。尽管如此,中国企业凭借数智化转型、产品创新和包容性策略,依然在这条路上稳步前行。从简单的“卖产品”到构建全球生态,从“走出去”到“扎下根”再到“融进去”,中国企业正以全新的姿态在全球市场中玩转新篇章。
2024年,家电企业出海的特点尤为显著。据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中国白色家电出口额突破1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创历史新高。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欧美市场依旧稳固,而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增速更是超越欧美,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传统家电如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依旧占据主导,而扫地机、投影仪等新兴产品则大放异彩。
谈及家电企业出海的动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宏指出,新兴市场的崛起、国外市场需求的回暖、国内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共同推动了这一轮出海热潮。面对“不出海就出局”的严峻形势,家电企业面临着选择白牌还是品牌的抉择。白牌出口具有成本优势、快速进入市场和灵活性高等优点,但利润空间小、忠诚度低和市场壁垒高也是其劣势。相比之下,品牌出海则具有长期竞争力、市场差异化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强的优势,但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和风险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选择白牌还是品牌时,需综合考虑企业自身实力、市场定位和长期发展规划。在渠道和仓储方面,企业也需做出精准决策。TikTok和亚马逊等平台各有千秋,TikTok适合年轻用户群体,通过短视频和直播驱动销售;而亚马逊则更适合已有品牌基础、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且注重长期稳定销售的企业。在仓储选择上,中小企业可优先考虑第三方仓储以降低前期投资和运营风险,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再考虑自建仓。
宏观环境的变化也对家电出海产生了深远影响。关税与贸易壁垒、经贸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汇率波动等风险增加了出海难度。为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优化供应链布局、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海外设厂与物流运输的权衡上,企业需根据自身资金实力、市场定位和长期战略进行综合考量。
展望2025年,家电企业出海依然充满机遇与挑战。新兴市场将持续增长,尤其是东南亚、非洲和南美地区,家电需求将快速增长。同时,对美出口的风险也将逐渐降低,美国市场进入补库周期,有望带动中国家电出口。产品创新、品牌力提升和线上渠道的助力将成为推动出海的重要力量。产能外迁与本地化生产、投资和并购的机会也将不断涌现。
然而,贸易摩擦和市场竞争依然严峻。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关税政策变化,提前预判布局,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并购浪潮中,谁能够顺应并引领新一轮创新,谁就将占据未来家电企业竞争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