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赊店老酒董事长单森林在经历了一场为期17天的留置风波后迅速复职,这一突发事件将该老牌酒企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赊店老酒,作为河南白酒市场的昔日佼佼者,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波折。上世纪90年代,赊店老酒曾达到年销售额近7亿元的辉煌时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老牌酒企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2009年,单森林接手赊店老酒,开启了国企改制的新篇章。尽管在“豫酒振兴”的大潮中,赊店老酒一度被评为“五朵金花”之首,但如今其市场地位已大不如前。
据公开资料显示,赊店老酒目前的市场份额在河南超650亿的白酒市场中仅占不足3%,年销售额更是徘徊在10亿元以下。与全国性品牌相比,赊店老酒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得捉襟见肘。尽管公司多次尝试冲刺A股上市,但至今仍未能如愿。这一困境不仅反映了赊店老酒在资本运作上的乏力,也凸显了其在品牌升级和全国化竞争中的挑战。
单森林的留置风波无疑给赊店老酒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尽管森霸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单森林的留置措施已被解除,且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但这一事件无疑对赊店老酒的品牌形象和内部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此之前,单森林的一致行动人、森霸传感副总经理及非独立董事单颖的减持套现行为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赊店老酒在河南市场的地位下滑并非个例。随着外地名酒企业的涌入,河南白酒市场已经形成了外地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白酒销售额达到668.19亿元,但省内品牌流通数据销售额仅占142.36亿元,占比不足20%。这意味着河南超650亿的白酒市场,绝大部分被外地品牌所占据。
在河南市场,茅台、五粮液、洋河等外地品牌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占据了高端白酒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河南本土白酒品牌,如赊店老酒、宋河、杜康等,则面临着品牌溢价不足、市场份额被挤压的困境。尤其是在送礼等社交场合,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外地高端品牌,而非本土品牌。
面对这一困境,赊店老酒需要尽快调整战略,提升高端产品占比,以突破“面子消费”壁垒。同时,加速资本运作以支撑产能与渠道扩张,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全国化布局也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赊店老酒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回失去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