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江湖三十年变迁,本土品牌如何在外资并购潮中崛起?

   发布时间:2025-04-09 14:57 作者:苏婉清

中国调味品行业,在过去的三十年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革,从外资并购潮的涌动,到本土企业的集体上市,再到当前本土企业引领的新一轮并购热浪,每一步都见证了行业的成长与蜕变。

回望历史,调味品行业曾长期处于小、散、乱的状态,大多数生产活动局限于小作坊和小工厂。然而,这一切在八十年代初悄然改变。无锡荣氏后人荣耀中,凭借河南南乐县的土鸡资源,成功提炼出鸡精,这一创新不仅让消费者体验到了鸡汤的鲜美,也开启了土鸡深加工的新篇章。荣耀中的太太乐鸡精,与东欧的牛汤块、日本的鲣鱼精并列为世界三大调味料,一时风光无两。

雀巢,这家国际食品巨头,对中国调味品市场早已虎视眈眈。1999年,雀巢通过收购太太乐80%的股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在此之前,雀巢已通过旗下的美极品牌尝试推出鸡粉,但反响平平。太太乐的加入,无疑为雀巢在中国调味品市场的布局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后,雀巢又相继收购豪吉鸡精60%的股权,并在2016年完全控制太太乐,从而完成了其在中国调味品市场的全面布局。

与雀巢齐头并进的是联合利华,这家以洗化产品著称的跨国公司,也在1998年涉足调味品业务,收购了上海老蔡酱油。然而,资本的力量并未能助老蔡酱油崛起,它连同同期被外资收购的京华茶叶,一同消失在了市场的洪流中。

外资并购潮的持续涌动,激发了本土调味品企业的觉醒。从2010年开始,中国调味品行业逐渐走向成熟,资本市场也开始对这一领域投来关注的目光。2012年,加加食品作为“酱油第一股”成功上市,其创新的拉环瓶盖和生抽、老抽的产品分类,不仅带动了酱油行业的包装革命,也启发了行业的第二次革新。随后,海天味业、老恒和酿造、安记食品、颐海国际等本土调味品企业也相继登陆资本市场,形成了本土调味品企业在资本市场的集结。

随着本土调味品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崛起,新一轮的并购潮也随之而来。加加食品在上市当年就完成了对四川阆中王中王的收购,这一老字号品牌成为其布局西南市场的重要支点。海天味业则通过收购广中皇、镇江丹和醋业和合肥燕庄等,拓展了腐乳、醋和芝麻油等新的品类,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地位。千禾味业则以零添加产品异军突起,通过收购镇江恒康酱醋,在华东地区布下了重要棋子。

在这新一轮并购潮中,天味食品的表现尤为抢眼。尽管上市较晚,但天味食品在火锅调料和中式菜品调料领域深耕多年后,开始不惜重金打通上下游。近年来,公司相继投资了连锁餐饮企业、团餐运营商、牛油供应商和骨汤料供应商等,不仅深入餐饮、预制菜和复合调味品三大领域,还通过收购四川食萃食品和加点滋味等企业,掌握了多个知名品牌,进一步强化了C端市场的驱动力。

日辰食品与呷哺呷哺的“联姻”、梅花生物收购协和发酵、金龙鱼和鲁花等巨头加入调味品战局,都彰显了本土调味品企业通过收并购弥补自身短板的决心和勇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这些企业深知,打造第二曲线不仅需要勇气和能力,更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

如今,中国调味品行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随着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调味品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本土调味品企业能否在这一轮并购潮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