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微信是否会推出“已读”回执功能的讨论再次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一话题的导火索是腾讯员工@客村小蒋在微博上的一则发帖,他不仅针对微信本身的“已读”功能进行了说明,还引入了一个新的讨论点:在混合了企业微信联系人和微信联系人的群聊中,企业微信用户是否能够查看到微信联系人的消息阅读状态。
@客村小蒋明确指出,企业微信虽然在其内部聊天中提供了显示消息阅读状态的功能,但这一功能并不适用于外部联系人,包括通过企业微信账号添加的合作企业好友或微信联系人。他强调,企业微信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员工个人与职业身份的界限,在工作环境中,管理者或许会将“已读”功能视为达成管理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在涉及外部成员或私人联系时,尊重个人意愿则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微信为此提供了灵活的选择权,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决定是否启用阅读状态显示功能。这一设计体现了企业微信在办公协同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微妙平衡。
与此同时,社交软件上的“已读显示”及“访客记录”等功能也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不少网友表达了对微信开通这些功能的担忧,认为它们可能会暴露用户的阅读状态,从而增加社交压力。这一讨论甚至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针对这一热议,腾讯公司公关总监张军进行了回应。他提到,早在2023年7月,类似的讨论就曾登上过热搜,而当时微信就已明确表示不会提供“已读”功能。张军解释说,“已读”功能可能会给信息接收者带来心理负担和社交压力,因此微信从一开始就坚定地站在了用户隐私保护的一边,未来也不会改变这一立场。
张军的回应无疑给那些担心隐私泄露的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微信作为一款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社交软件,其每一次功能调整都牵动着亿万用户的心。而在此次讨论中,微信再次展现了对用户隐私的尊重和保护,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信任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