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抢滩朋友圈,谁能成为用户新宠?

   发布时间:2025-04-29 12:59 作者:钛媒体APP

在人工智能(AI)领域,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正在加速推进,短短数月间,国内AI原生应用的竞争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春节过后,DeepSeek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如同一匹黑马,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一直保持低调的腾讯元宝,在接入DeepSeek技术和大手笔投放广告的双重助力下,用户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成功登顶中国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榜。然而,随着广告投放的减少和用户好奇心的逐渐消退,豆包凭借其丰富的用户场景再次超越,显示出AI应用最终较量将回归用户留存的重要性。

近期,AI平台的战局再次升级,元宝、豆包、Kimi纷纷宣布进军社交领域,试图通过更具黏性的方式留住用户。这一动向标志着AI革命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竞赛,而是涉及流量入口、用户关系链乃至未来商业生态的全面较量,古典互联网的魅力在AI时代依旧熠熠生辉。

AI大模型的发展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务实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开始从基础模型转向应用和工具链的开发,商业化已成为衡量大模型技术能力的关键指标。目前,出售API仍是主流商业路径,但面向C端的AI原生应用则更多聚焦于用户服务,包括订阅付费、广告投放等,而用户“流量与留存”则是决定C端商业化的关键。

去年,Kimi和豆包率先将目光投向浏览器插件,通过布局搜索、写作等功能,培养用户习惯,与AI智能助手形成互补,以此打通商业化路径。随后,夸克浏览器也加入战局,以“AI超级框”概念进一步模糊搜索与AI工具的边界。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也推出了AI工具,强化AI应用的工具属性。

随着大模型公司意识到产品使用场景的无限性,与其打造满足细分需求的产品,不如做一个“全能型入口”,得用户者得天下。近日,用户争夺战进一步升级,元宝、豆包、Kimi开始闯入社交圈,加速布局AI社交全生态。

微信正式上线AI助手“元宝”,用户可添加其为好友,享受一键解析公众号文章、处理图片和文档等服务,甚至能解析今日头条等字节系APP的文章。抖音用户也可添加豆包为AI好友,通过文字或语音互动,获取视频内容的详细解答。而Kimi则被曝正在打造AI社区产品,已有账号每日分享内容,用户可点击“Kimi一下”进行深度对话。

面对AI原生应用全面“社交化”的趋势,有用户质疑这些产品模式相似,为何越做越像传统互联网。事实上,AI原生应用的C端商业化之所以面临挑战,部分原因在于虽然依托全新AI技术,但商业模式却未脱离传统互联网,新旧结合让AI商业化变得复杂。然而,大模型公司仍在摸索中前进,循序渐进地打造颠覆性产品。

AI社交领域,此前已有不少初创公司开发虚拟人机对话产品,覆盖二次元、陪伴、学习等场景,但至今未有真正破圈的产品。这是因为AI社交应用场景不够高频,导致用户黏性不足。大厂们拥有海量用户和高频使用场景,自然不愿舍近求远,回归社交网络的本质,让“AI好友”提供更多内容素材,通过真实用户的转发、分享,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和社交关系链的拓展。

在这场AI社交圈大战中,元宝和豆包占据天然优势,前者依托微信的13亿用户,后者扎根抖音的8亿日活。相比之下,Kimi需从零开始构建社区生态,且作为大语言模型,在生图玩梗方面不具优势。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表示,所有AI应用的壁垒都在AI之外,必须干苦活累活才能建立壁垒。

当AI肉搏战杀入社区,其他平台恐怕难以攻破微信的生态壁垒。微信生态不断进化,以适应AI与社交深度融合的未来。近日,微信升级功能,手机端支持个人公众号一键发布,公众号对短图文内容不断升级,变得更短更轻。视频号也提供单独发布图文的按钮,“问一问”功能承接搜索需求。去年,视频号小店升级为微信小店,实现全域流量运营。

微信正在模糊旗下不同产品的边界,整合视频、图文内容,有成为“小绿书”的趋势。背后更深层的逻辑是,微信正在建立一个更大、更有意义、上限更高的社交生态系统。AI作为串联内容和场景的“神经中枢”,能更真实地融入用户日常生活,同时绕开必须下载APP的使用规则,培养用户新习惯。

尽管AI原生应用闯入社交圈的目标明确,但社交本身并非快速变现的生意,需摸索的门道众多。主流社交平台尚且面临挑战,对AI平台而言,社交化更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持久战。大厂们倾向通过社交触点降低获客成本,再靠生态粘性延长用户生命周期。

元宝对投流的“苦与甜”感受颇深,一季度投流费用高达14亿元,3月更高达11亿元。尽管DAU增长20倍,但随着豆包加大投放,下载榜冠军位置也易位。大模型企业清楚,不能依靠“无限子弹”维持用户规模,需与现有产品有机联动。抖音推出“AI好友”也有引流想法,用户需下载或打开豆包APP才能实现特定功能。

无论是AI原生应用的技术迭代,还是AI与社交融合的发展,都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竞赛”。大模型企业已做好长期作战准备,而在自家生态圈内引流的性价比远高于投流。通过“AI好友”引流的用户黏性更高,常驻好友列表,打开率大幅提高,内容在生态圈内二次传播,增加曝光度。

整体来看,AI原生应用布局社交圈仍处于初级阶段,成功扎根社交圈将是长期过程,未来可能分化出不同路径。微信、抖音依赖强大生态护城河,可能通过AI串联更多商业场景;Kimi可能深耕技术,吸引专业用户;夸克、百度有望成为用户得心应手的工具,覆盖更多细分场景。但无论哪条路,最终决定胜负的是“人”。AI社交化大幕刚拉开,哪条路径能通往商业化,还需大厂们验证。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