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互联网怪盗团
AI驱动的美股牛市的长度和韧性,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10月25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盘中再创历史新高(18690.01点),从而宣告了本轮牛市尚未结束。需要指出的是,创下新高的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不是纳斯达克100指数,后者的最高点出现在今年7月(20690.97点),不过现在的点位(20352.02点)距离再次突破也只有一步之遥。
我有很多朋友从这轮美股牛市当中赚了大钱,但是他们也早就觉得这一波可能到位了。今年4月,纳斯达克回调约8%,其中几位就表示:“我们很可能已经看到了英伟达和微软的阶段性高点。”今年7月,纳斯达克回调约11%,他们又做出了类似的判断。其实他们都非常喜爱英伟达、微软和苹果,过去几年通过持有它们(而不是持有中概股)成功实现了财产的保值增值。出于估值和市场预期的角度,他们做出了“现在可能已经到位了”的判断,可是市场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乐观得多。
最近两年的美股牛市有两个鲜明的特征:第一个当然是AI,第二个是“头部化”。今年以来,整个美股约有一半的市值增幅,是由一小撮科技巨头贡献的;严格地说,这种趋势从牛市启动以来就存在了,而且愈演愈烈。这一小撮科技巨头是:
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苹果、微软、英伟达; 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的谷歌; 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亚马逊、meta(前者一度超过了2万亿)。“六巨头”的市值总和接近16万亿美元。而标准普尔500成分股的总市值约为46万亿美元,整个美股的总市值约为56万亿美元。稍微算一下就知道:六巨头占据了标准普尔500市值的34%,占据了美股总市值的28%!
上面的计算还忽略了1万亿美元市值的台积电(因为其主要上市地点是台北),以及8000亿美元市值的博通、特斯拉。如果我们把“六巨头”放宽到“九巨头”乃至“十巨头”,它们占据美股总市值的比例就更高了。这么高的头部集中度,不但在美股历史上前所未有,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美股头部集中度不断提高,甚至让许多基金陷入了窘境:按照美国税法,公募基金持有的“权重股”(占基金持仓超过5%的股票)总和不得超过50%,否则将面临税收惩罚。此时此刻,哪怕基金经理只是标配科技股,都有可能超过上述限制,从而不得不“被动减持”!说到底,当初制订税法的人,可能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科技巨头的市值会膨胀到这个程度。
与2021年(即上一轮美股牛市的终点)相比,“万亿市值俱乐部”只有一个新成员,那就是英伟达。有些人会把meta归为第二个新成员,但是它的市值在2021年6月曾经短暂突破过1万亿美元,所以最多只能算半个新成员。倘若仅仅依靠以英伟达为代表的“AI算力产业链公司”的力量,本轮美股牛市决不可能如此壮观。事实上,资本市场认为所有科技巨头都会以某种方式受益于生成式AI,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微软是OpenAI最重要的外部投资人,其Azure云服务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拉动,Office订阅服务和Teams也得到了一定的正面影响。 苹果把iPhone 16打造成了自己的第一部AI手机,从而被市场视为“端侧AI”的最大受益者,成为最近半年股价表现最好的科技巨头。 meta运营着一个强大的开源AI生态(PyTorch开发平台+LLaMA大模型),而且广告业务已经得到了AI的一定程度的帮助。 谷歌虽然拱手让出了生成式AI研发的王者宝座,但仍然被视为“第二强”,其基座大模型和应用仍在快速改进。 亚马逊AWS虽然被微软大幅拉近了差距,但仍是全球最大的公有云平台,正在激进地扩张算力、进行大模型和应用端的投资。不难看出,资本市场的期望是:生成式AI将是一场“泥沙俱下、雨露均沾”式的科技革命,它将使得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全部获利,尽管不是完全平等,至少也是大致平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不科学!回首一下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历次信息科技革命,包括1970-1980年代的PC革命、1990-2000年代的互联网革命以及2010年代至今的移动互联网革命,每一次都是颠覆性的,导致了持续深度的“重新洗牌”。有人要挤进巨头行列,就意味着原有的巨头要跌落,无论在相对水平还是绝对水平上均是如此。看看IBM和英特尔过去十年的财务表现,你应该会赞成这一点。
至于亚马逊,其面临的挑战来自两方面:第一是微软挟GPT之威,对其利润丰厚的云计算业务发起的冲击;第二是在生成式AI高度普及的时代,电商平台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要知道,以Shopify和Salesforce为代表的电商SaaS服务商,是GPT最早的商用客户之一。假如有一天,生成式AI包办了大部分客服、促销乃至选品工作,电商平台剩下的使命就只有提供流量和物流服务了。亚马逊当然不会消亡,因为它的物流能力非常强大;但是一个由生成式AI主导的未来,对它无疑弊大于利。但这也没有阻碍它的市值再次突破2万亿美元(并突破2021年7月的历史高点)。
老实说,我也无法理解最近半年苹果股价表现强劲的原因。市场似乎把库克描述的“AI手机”的美好愿景照单全收了。然而,一个数十亿参数的“本地”小模型,加上与GPT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是否足以向用户提供一个堪用的“端侧AI”解决方案?说到底,“端侧AI”是不是未来,还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成式AI的主要服务方式仍然有可能是以云端为主,端侧只承担最低限度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苹果的iOS生态仍然坚如磐石,但是投资者翘首以盼的巨大增量应该不会到来。
正是这种“折现最乐观预期”的态度,导致了当前美股的极度头部化:在最乐观的预期下,小公司固然可以迅速长大,大公司却可以变得更大,而巨头公司必然拿走最大的一块蛋糕。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谁都不受伤的世界,大家各取所需,只是科技巨头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了而已。然而这绝对是不可能的——所谓科技革命,就是科技主导的生产力飞跃,它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如果少数公司在掌握一定资源之后就能千秋万代一统资本市场,那也就不需要什么资本市场了。这是一个悖论。
当然,上面都是从资本市场角度讨论问题。从技术应用角度讲,我的态度非常明确:生成式AI是真实的。过去几个月,我已经养成了有什么事情先跟GPT-4o讨论、把它当做最值得信赖的学习对象和参谋的习惯。大模型会犯很多错误,可是就像上文提到的:这些错误并非十恶不赦,传统的科技工具乃至人类本身也会犯。
就拿“说胡话”(学名叫“大模型幻觉”)来说,从小到大我见过无数说胡话说得理直气壮、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人。我有些大学同学和同事,能够在毫无依据、对一件事情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做几十页精美的PPT,巧舌如簧地论证这件事情为什么会成功(或者会失败)。我确定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大模型能够彻底替代这些人并且完全磨灭他们存在的痕迹。为此我感到十分欣慰,又有些羞愧。因为这本来应该是身为人类的我们应该亲自完成的任务,可我们却不得不指望AI去完成,真是没有尽到自己的使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