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视频领域的几则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揭示了该领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其中,Sora的推出并未如预期般引发轰动,反而遭遇了不少吐槽。这一现象让竞争对手海螺和可灵松了一口气。根据AI产品榜11月的数据,主要AI视频产品的访问量增速开始大幅下滑。海螺的访问量同比增长39.33%,而可灵和Pika则分别下降了29.99%和48.19%。与十月份惊人的增长相比,这一变化显得尤为明显,当时海螺的访问量同比增长了2772.92%,Pika也增长了787.65%。
字节跳动内部正在加大对即梦产品的投入,试图打造AI时代的“抖音”。据悉,字节计划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多模态产品形态中,如围绕即梦需求优化视觉生成相关的大模型。
AI视频赛道目前面临多重挑战。先发优势并不明显,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洗牌频繁发生。OpenAI所期望的降维打击并未如期实现。缺乏绝对的技术壁垒和细分差异导致用户粘性不足,产品往往在上新时迎来高光时刻,随后流量便开始下滑。目标用户群体也不够清晰,目前使用这类工具的用户仅占金字塔尖的10%。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仍处于模型即产品的阶段,AI视频生成工具的最大问题是场景过于泛化,普通C端用户对此类工具缺乏认知,且生成效果也存在不确定性。即使是字节的即梦和快手的可灵,目前也仅作为通用型工具存在,尚未与旗下其他产品进行深度联动。
然而,即梦、剪映和抖音之间的潜在联动可能为AI版抖音的快速发展铺平道路。剪映和CapCut在2024年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全球月活用户也超过了8亿。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抖音/TikTok+剪映/CapCut”这一组合的强大影响力。随着即梦的加入,字节有望再次形成闭环,即梦生成素材,剪映进行剪辑,最终内容在抖音内容池中消化。
AI视频领域正处于十字路口,创业公司在努力打造优势功能,寻找进一步分化的机会。一些特定功能可能吸引特定用户群体,从而加强产品的属性和标签。字节同样拥有选择权,豆包和即梦都可能是中间态产品,作为工具和入口吸引用户,通过AB测试为底层模型训练提供数据参考,并孵化出更多AI产品。
在没有深度连接即梦与抖音之前,剪映已经承担了一部分AI视频的功能。因此,普通用户对AI视频的感知主要来自于抖音、快手等大型平台。同样,小程序形态的AI应用也面临传播和使用的困境。用户很难想起在什么情况下打开这些小程序,而抖音和剪映则提供了便捷的入口。
为了克服自身劣势,海螺、PixVerse等AI工具开始寻求出海机会。然而,海螺近期也加大了对C端市场的投入和获客力度。Minimax针对海螺视频平台在B站进行了新一轮投放,一些影视区UP主接到了海螺的广告。B站自带的恶搞、鬼畜基因与AI视频模型的效果相适配,为AI视频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潜在付费用户。
尽管如此,AI视频工具仍面临版权和规范问题。近期,广电总局已发文责令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并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
回顾快手的发展历程,从GIF到短视频再到综合性短视频社区平台,这为AI视频工具提供了一定的启示。AIGC浪潮中,文生图、文生视频是首批达到可用阶段的技术。AI视频的发展轨迹与GIF到短视频的发展相似,起初依赖文生图、图生图技术,逐渐发展到一步到位的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
未来,AI视频领域可能从通用走向垂直,从工具走向平台、生态。一些创业公司已经意识到单一“工具”的局限性,开始萌生做创作者和内容社区的想法。然而,培育成熟的社区需要时间和用户规模的积累。尽管如此,新玩家仍对原生AI视频工具形态的未来充满期待,毕竟连字节自己都在寻找AI版抖音的新路径。
以AI音乐制作工具Suno为例,它提供了一个传统与AI融合的案例。Suno结合了网易云音乐和抖音的特点,用户既能享受音乐又能进行社交互动。AI在内容供给上发挥作用,Suno上的所有音乐都由AI生成,原有搭载在工具之上的社区内容自然转化为了音乐榜单。这种设计打破了从工具到大众化应用的壁垒,即使是普通用户也可以通过拍摄和上传图片、视频来创作主题音乐。
与音乐相比,AI视频的病毒性传播和分享性更强。现阶段的AI应用可以是纯AI原生,也可以是传统应用的AI化改造,还可以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发展,AI视频领域将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形态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