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补新策:家电数码齐飞,共绘产业升级蓝图

   发布时间:2025-02-05 04:02 作者:沈瑾瑜

近期,海尔集团公布了其在2024年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全球收入达到4016亿元,全球利润总额为3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和13%。这一亮眼的成绩不仅得益于海尔全球化的战略部署,还与2024年国家推行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息息相关。海尔并非孤例,美的、奥克斯、格力等中国家电巨头同样受益于这一政策,借助国家对一级能效产品20%补贴、二级能效产品15%补贴的扶持,这些企业在逆境中实现了显著增长,且这一政策性红利在2025年仍在持续。

家电行业的兴衰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紧密相连,尤其是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家电,其销售往往与新房装修需求密切相关。然而,2024年国内房地产市场遭遇寒流,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量下滑近30%,一手房交易量也同比下降了25%。房地产市场的萎缩直接影响了家电行业的销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家电市场零售规模同比下降0.2%,其中二季度更是下滑8.5%。

面对家电市场增长乏力的局面,为了刺激内需和促进家电更新换代,国家出台了大规模的补贴政策。2024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措施,统筹安排了约300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次月,商务部等四部门也发布了进一步推动家电以旧换新的通知,通过国家补贴直接拉动家电消费。

这次国家补贴的力度之大,堪比电商大促。政策规定,消费者购买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八类一级能效产品可享受销售价格20%的补贴,二级能效产品则可享受15%的补贴。以华菱大1.5P一级能效空调为例,原价约2300元/台,在补贴和优惠措施下,价格降至1599元/台,降幅高达六七百元。这一优惠力度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仅在9月至12月期间,全国就有超过3700万名消费者参与家电以旧换新,八大类家电产品销量超过6200万台,拉动消费近2700亿元。

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家电市场迎来了强劲复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空调、洗衣机、冰箱等产品的产量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宋爽指出,政策驱动下的生产链加速不仅促进了生产和销售,还带动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共振效应。这种“以销促产、以产促技”的循环模式正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共振,形成更具韧性的供应体系。

补贴政策还带动了家电半导体等上游产业的发展。2024年,家电半导体MCU、IPM和IGBT单管/MOS管的市场需求量分别增长了6.7%、5.9%和6.8%。这种终端市场推动上游增长的模式将激励上游厂商扩大生产和加大研发投入,为中国保留一整条先进、完整的产业链。

2024年的补贴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提振了家电行业的信心。进入2025年,补贴政策继续加码。1月15日,商务部等部门发布了新的补贴实施方案,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3C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这意味着补贴政策不仅覆盖了家电产品,还扩展到了数码产品领域,这将进一步推动华为、VIVO、小米等高端手机业务的增长。

与家电产品注重性价比和功能性不同,手机等数码产品属于高频日常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更注重品牌和性能。补贴政策将推动消费者购买更高端的产品,从而利好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高端手机的溢价利润可以支持企业的研发和创新,促进产业链的高端化升级。

对于消费者而言,补贴政策是刺激消费和换新的利好;对于家电和数码厂商而言,补贴政策是提升销售量和业绩的机遇;而对于整个家电和消费电子产业链而言,补贴政策是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中国正在加速推动工业升级和制造业转型,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