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披萨连锁品牌达美乐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关闭205家亏损门店,其中日本市场成为重灾区,将关闭172家门店,约占其日本总门店数的20%。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与其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达美乐披萨,自1960年成立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2.1万家门店,总市值高达162亿美元,被誉为“披萨一哥”。然而,在日本市场,达美乐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据分析,疫情期间达美乐为了迎合送货上门需求的激增,迅速扩张了大量门店,但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市场需求放缓,导致许多门店陷入亏损。日本市场上披萨品牌竞争激烈,包括萨莉亚、唐吉诃德、OK等本土品牌,以及7-Eleven等便利店连锁店的加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对于日本市场的失利,有餐饮分析师指出,本土化不力是达美乐在日本疲软的关键因素。日本消费者对达美乐经典美式口味的接受度不高,且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缺乏爆款产品,导致消费者选择减少。同时,在品牌方面也与主流消费者存在脱节。
与中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达美乐在中国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2024年底,达美乐中国已在中国大陆39个城市开设了1008家门店,成为达美乐国际市场门店数排名第三的市场。2024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的营收达到20.41亿元,同比增长48.3%,净利润达到1091万元,实现了连续亏损五年后的首次盈利。
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与其市场扩张策略息息相关。近年来,达美乐开始将门店扩张的目标瞄准二三线城市,通过进入嘉兴、长沙、合肥等地,迅速扩大了市场覆盖面。这些新开业的门店不仅为达美乐带来了业绩和利润的提升,还创造了多个全球单店单日销售纪录。同时,随着门店网络的增长和新市场的出色表现,达美乐的品牌营销活动也得到了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在初期,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扩张速度和数量远低于麦当劳、必胜客等竞争对手。然而,通过调整市场策略,达美乐逐渐在下沉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实现了业绩的逆袭。达美乐还通过控制成本和改变外卖占比,进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
尽管如此,达美乐在中国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根据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披萨市场中,必胜客以37.4%的市场份额占据龙头地位,而达美乐仅占4.4%,排名第三。随着本土品牌如尊宝披萨、乐凯撒等的崛起,以及冷冻披萨品牌的加速兴起,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达美乐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