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突破!新型光谱芯片分辨率高达68000

   发布时间:2025-04-10 10:28 作者:冯璃月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携手,在光谱芯片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双方合作研发的新型“级联相位调制波导阵列光谱芯片”,在实际测试中成功达到了68,000的光谱分辨率,并通过创新的光谱重构算法,将光谱对比度显著提升至20分贝。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展现了高分辨率、高精度以及宽波段等显著优势,还为天文观测和空间探测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可能。据悉,该研究已在国际学术期刊Chinese Optics Letters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项目的核心团队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天文光子学团队与上海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其中,博士研究生仲韵贤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展现了其卓越的科研能力。而通讯作者则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何晋平研究员和上海理工大学的冯吉军教授共同担任,他们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光谱仪设计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

集成光子光谱仪作为新一代的光学终端仪器,以其低成本、高集成度和高性能的特点,为天文观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如何在实现高光谱分辨率的同时保持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一直是科研人员面临的重要挑战。此次研究中,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即基于级联相位调制波导阵列(CPMWA)的光谱仪。

该方案的设计光谱分辨率高达100,000,而实际测试结果也达到了68,000,远超当前同类设备的水平。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种先进的光谱重建方法,该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芯片制造过程中可能引入的相位误差,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光谱对比度,使其达到了20分贝的优异水平。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天文高分辨率光谱观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还为未来的天文研究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推广,相信将在天文观测、空间探测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