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短剧:新文娱赛道的破局者还是泡沫制造者?

   发布时间:2025-04-14 08:55 作者:沈瑾瑜

近期,AI短剧在短视频平台上掀起了一股热潮,吸引了众多创作者的关注与参与。抖音、快手等平台上,个体创作者纷纷利用AI技术对经典故事进行再创作,如《白蛇传》《鬼吹灯》等,这些志怪故事在AI的“不自然”演绎下,自带恐怖氛围,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猎奇故事,如男鲛人被女人掳走软禁、被迫生子落泪产珍珠的情节,也在评论区引发了广泛讨论,观众对这些新奇的故事情节表示震撼。

在抖音平台上,创作者们利用AI技术重新诠释了《白蛇传》等经典故事,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AI技术的潜力,也为平台带来了新的内容生态。为了鼓励更多创作者参与AI短剧的创作,抖音与即梦联合推出了“AIGC短剧联合招募计划”,该计划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大量创作者的关注和参与,微信群迅速加满,评论区也充满了组队合作的热情。

AI短剧的兴起,得益于过去几个月在商业端展现出的质变可能性。抖音平台上的AI短剧《兴安岭诡事》和《35岁社畜计划》不仅获得了观众的喜爱,还开通了单集付费功能,为创作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与此同时,红果短剧也推出了首部工业级AI动画短剧《玄幻:从拉二胡开始》,进一步丰富了AI短剧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然而,作为文娱产品中的新物种,AI短剧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技术源头的分野、尚未统一且未实现普及的工作流程,以及从业者对其商业前景的不同想象,都是制约AI短剧发展的因素。尽管如此,仍有大量从业者因为看好AI短剧在题材突破、生产提效和规模化爆发等方面的潜力,选择入局。

回顾去年7月,两部AI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和《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的推出,标志着AI短剧在技术探索上的重要一步。这两部作品分别依托抖音和快手平台的大模型技术,展现了AI在内容创作上的无限可能。此后,更多AI短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题材也逐渐丰富,涵盖了科幻、玄幻、奇幻和动画等多个领域。

在AI短剧的生产过程中,成本和效率优势成为其吸引创作者的重要因素。传统番剧的制作费用高昂,且制作周期长,而AI短剧则能够大幅降低制作成本和时间。以聚力维度自主研发的全流程3DAI影视制作平台为例,该平台能够将制作费用降低到传统方式的百分之一,且仅需7人团队一个月即可完成一部工业级动画剧集的制作。

尽管AI短剧在制作上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内容创作上仍需大量尝试和摸索。由于技术进程的限制,人物在多场景中的一致性仍是AI短剧面临的技术难题。工作流程的普及也是规模化生产的前提。目前,许多创作者仍在摸索适合AI短剧的工作流程,而专业创作者的稀缺也制约了AI短剧的发展。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创作者对AI短剧持乐观态度。他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作流程的普及,AI短剧将在未来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AI短剧也为个体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接近影视内容创作的梦想。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