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与美团的即时零售大战正酣,双方的交锋已经从口水仗升级到了实质性的市场竞争。4月12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的CEO王莆中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言论,针对京东入局外卖市场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并预告美团即将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不久后,京东从公关层面做出回应,流传出刘强东与京东员工的微信聊天记录,内容中再次提及“兄弟”二字,彰显团队凝聚力。
三天后,美团正式推出了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定位为“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这一举动被视为对京东外卖业务的差异化反击。值得注意的是,美团闪购在宣传视频中将自身与网购速度进行对比,暗示京东的送货速度不如美团,配图中出现的狗狗形象与京东App标识相似,疑似讽刺京东。
随后,京东官方公众号也发布文章,疑似回应美团的挑衅。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然而,这场战争的影响不仅限于京东和美团,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同样面临巨大压力,即时零售市场的持续增长正在宏观上挤压传统电商的市场空间。
面对京东外卖的持续加码,美团内部反应相对平静。一位美团BD表示,与饿了么和抖音外卖相比,京东入局后的反响并不强烈。目前,美团外卖和京东外卖的直接竞争主要集中在商家侧。京东外卖虽然主打“品质外卖”,但在实际业务拓展中,面对考核压力,也会帮助一些合规问题较大的商家解决难题。
美团为了应对京东外卖的挑战,采取了劝说和“资源置换”的方式与商家沟通,力求在商品和活动上与京东外卖看齐。美团通过提供补贴和保底流量来换取商家的重视,但一些商家表现出“薅羊毛”的心态,没有将京东外卖放在长期经营的战略上。
尽管双方在B端存在各种分歧,但都有一个共识: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将持续下滑。一位饿了么BD表示,自从京东外卖上线以来,自己的考核压力陡增。在美团的大单量和京东的补贴面前,饿了么能提供的方案很难打动商家。
王莆中在社交平台上的发言不仅宣泄了情绪,也透露出美团闪购的雄心不仅限于外卖市场,而是更广阔的电商领域。他批评了京东的重资产仓配体系,认为即时零售的发展大势不可阻挡。然而,京东的重资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商家分担了跨区域流通的仓储成本。
多位美团BD表示,面对京东外卖的攻势,虽然对美团外卖的业务影响不大,但反制动作有限。京东从品质外卖、补贴以及骑手社保等多个方面切入外卖市场,对美团的影响好坏参半。其中,“品质外卖”的概念对于商家和消费者而言并不讨巧,而单纯的补贴也不足以培育用户使用京东外卖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闪购和京东外卖的竞争正在加速电商消费的即时化。美团闪购的单量持续增长,而京东外卖依靠补贴和舆论战也将在短时间内迎来单量增长。两家公司都在用餐食外卖的高渗透率基础上,迁移到非餐食外卖领域。
相比之下,阿里在新零售领域的纠偏和战略调整使其即时零售业务失去了一大块线下支点。面对美团和京东在这一领域的激烈竞争,阿里或许需要重新思考其电商业务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