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遇“霸王条款”?这些陷阱你中招了吗!

   发布时间:2024-12-12 16:07 作者:朱天宇

随着双十二购物狂欢节的落幕,众多消费者纷纷完成了对心仪商品的购买。然而,在享受优惠的同时,部分消费者因未仔细阅读商品详情页中的“霸王条款”,导致后续维权时陷入困境。这些条款通常由商家预先制定,利用“排除管辖权”“签收即认可”等手段模糊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得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

例如,消费者小赵在某网店购买了减脂瘦身胶囊,食用后却出现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小赵发现该胶囊的中英文标签不一致,英文标签中提及的处方药成分在中文标签中被隐瞒。于是,小赵向收货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赔偿。然而,商家却以商品详情页中的“消费者保障及纠纷处理声明”为由,声称纠纷应在卖家所在地法院处理。法院审理后认为,此条款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最终支持了小赵的诉讼请求。

消费者小张的遭遇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小张网购了一台电视机,快递员未经小张当面签收便放置在家门口。小张回家后发现电视机屏幕出现竖线,无法正常使用。商家却以“买家需在快递员面前拆箱检验快递有无问题再进行签收,签收后概不负责”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法院认为,商家该条款过度加重了消费者的注意义务,应认定为无效。最终,案件以调解结案,商家退还了货款。

另一起典型案例涉及“保值换新”服务。消费者小王在某品牌旗舰店购买了手机,并看到商家宣传的“保值换新”活动。然而,当小王要求补差价更换新一代高级型号手机时,却遭到商家拒绝。商家称“同品牌同系列型号”应理解为“同品牌同系列同型号”,因此小王只能更换为同系列的普通型号手机。法院二审认为,商家的解释难以自圆其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应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最终,法院判处商家退还购机费用。

在这些案例中,法院均认为商家的格式条款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内容,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法院强调,商家在制定格式条款时,应以清晰、明确的方式告知消费者相关内容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应仔细阅读商品详情页中的信息,避免因忽视不合理条款而陷入维权困境。

当前网络购物中的商品型号繁多,更新换代迅速。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如“以旧换新”“保值换新”等。然而,部分商家却通过模糊表述和肆意解释格式条款,以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目的。因此,法院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享受网络购物带来的便利时,务必保持警惕,仔细阅读相关条款,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