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模型技术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一个新兴的科技创业公司——光本位科技,正悄然引领着一场芯片行业的革新。这家由95后创始人熊胤江带领的团队,正致力于构建一种全新的AI计算范式,其核心正是光计算芯片。
熊胤江与他的创业伙伴,一群怀揣梦想与激情的年轻人,于2022年共同创立了光本位科技。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光计算芯片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认为这将是突破当前算力瓶颈的关键。熊胤江表示,他们相信光计算芯片的“拐点”已经到来,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历史性机遇。
光本位科技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团队仅有三人,办公条件简陋,但他们凭借着对梦想的执着与对技术的热爱,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如今,这家初创企业已经迅速成长,办公室总是人满为患,团队成员也在不断增加。
熊胤江认为,光计算是一个厚积薄发的领域,一旦取得突破,其市场潜力将是万亿级别的。他强调,随着人类对算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光计算芯片所具备的高速度、低功耗、大带宽等优势必将凸显出来。
创业对于熊胤江来说,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他从小就怀揣的梦想。他坚信,创业是科研通往现实的最佳路径。在ChatGPT发布后,大模型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熊胤江看到了创业的最佳时机,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创业。
光计算芯片的出现,被视为是芯片行业的一次“换道超车”。传统的电芯片已经逐渐触及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光计算芯片则通过光学技术实现了信息处理的突破。熊胤江指出,国内光通信产业链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为光计算芯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尽管光计算芯片的研发难度不亚于电芯片,但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它或许更加简单。光计算芯片不需要像电芯片一样去卷制程,而是更加注重工艺和自身的设计能力。因此,熊胤江认为,光计算芯片有着更大的换道超车可能性。
在下游应用端,光计算芯片最适配的领域便是大模型和自动驾驶。大模型提供了巨大的AI计算需求,而自动驾驶则要求芯片具备高算力、低功耗的特点。熊胤江表示,光本位科技正在积极与下游企业进行对接与产品规划,预计3到5年内可以大规模落地。
为了保持公司的发展节奏,熊胤江和他的团队见了许多投资人,努力寻找那些愿意下注这一领域的合作伙伴。他深知,光计算是一个长期且烧钱的行业,但一旦取得成功,其市场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
今年6月,光本位科技宣布完成了一颗算力密度和算力精度达到商用标准的光计算芯片的流片。这颗芯片的矩阵规模为128×128,峰值算力超过1000tops,算力密度已经超过了先进制程的电芯片。这一成果标志着光本位科技在光计算芯片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展望未来,光本位科技将继续致力于攻克工程化挑战,推动光计算芯片的量产与应用。熊胤江和他的团队相信,他们的努力将为人类带来更加高效、节能的算力解决方案,推动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