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衢州市民发现,市内新开张的几家俄罗斯商品店引发了热议。这些店铺标榜销售俄罗斯进口商品,然而,有消费者质疑其中部分商品并非真正源自俄罗斯。
记者首先探访了位于智慧新城吾悦广场的一家俄罗斯商品店。这家店铺临时搭建在广场外围,店内货架上摆满了俄罗斯肉肠、蜂蜜等俄式风情商品。然而,仔细观察后,记者发现多款商品的产地标注为黑龙江省。例如,一款名为罗斯演义的酸黄瓜罐头,产地显示为哈尔滨市;另一款俄式红肠,同样产自哈尔滨市。
面对记者的疑问,店员解释说,这些商品是黑龙江代产的,由于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许多机器设备设在黑龙江,因此部分商品选择在此生产。店员还表示,这种情况在行业内很常见,其他店铺的情况也类似。
随后,记者前往市区国金中心的俄罗斯商品馆。这家店铺门牌上写着“俄罗斯商品馆衢州总店”,门口摆放着许多列巴,旁边标注着“国产列巴”和“俄式风味”的字样。店员坦言,店内销售的商品既有俄罗斯进口的,也有国产的,并在国产商品旁明确标注了“国产”字样。
店员进一步透露,店铺内俄罗斯商品的占比大约在50%到70%之间。对于这样的混卖行为,市民们持不同看法。周女士表示,她曾为孩子购买过俄罗斯小饼干,认为既然是俄罗斯商品经营店,就应该只销售俄罗斯产品。而何女士则更注重产品品质,如果品质好,她会尝试购买,并可能继续回购。
针对这种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记者咨询了浙江青风律师事务所的翁俊诚律师。翁律师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时应当全面、真实,不得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商家混卖行为隐瞒商品产地,已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构成消费欺诈。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时如何辨别商品真伪呢?翁律师建议,消费者可以查看商品中文标签上的原产地或原产国信息,同时留意包装上的条码。条码前两位数字通常代表国家或地区代码,俄罗斯的代码为460至469,而中国生产的商品则以69开头。通过这些信息,消费者可以更加明智地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