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手机:昔日辉煌难再现,京基时代下的新征途何在?

   发布时间:2025-02-18 10:28 作者:唐云泽

酷派集团近期在公布2023年及2024年中期业绩与独立调查报告后,其复牌之路似乎已尘埃落定。业界内外纷纷好奇,这家在京基系掌控下的老牌手机制造商,未来将何去何从?

回望往昔,酷派手机曾风光无限,然而时至今日,其手机及配件业务的年收入已缩水至不足2亿港元,彻底远离了主流市场的聚光灯,仅在下沉市场中艰难维持。这一转变,令人不禁唏嘘。

提到酷派,就不得不提其创始人郭德英。这位通信行业的科班出身者,曾以一己之力推动双卡双待技术的普及,让酷派在“中华酷联”时代成为手机市场中的佼佼者。然而,自2021年从酷派股东名单中消失后,郭德英的传说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转身投入农业、康养等领域,而酷派则步入了风雨飘摇的时期。

郭德英的创业之路颇具传奇色彩。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前往上海交大深造,最终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他毅然放弃深圳大学的教职,创立了宇龙通信,即酷派集团的前身。彼时,传呼机风靡一时,宇龙通信凭借与电信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为后来的手机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9年,郭德英受到国外黑莓邮件收发器的启发,决心打造中国的“黑莓”。经过数年筹备,2003年,酷派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了首款手机CECT酷派688,其彩屏电阻触屏设计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2005年,酷派凭借双卡双待技术的突破,推出了酷派828手机,一举奠定了其在手机市场的地位。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电信运营商补贴政策的调整,以及4G时代的来临,酷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存货积压、收入锐减、亏损严重……为了缓解流动性危机,郭德英不得不引入外部投资者。2015年至2016年间,他将所持股份先后转让给乐视集团,套现超30亿元人民币后黯然离场。酷派随之进入了贾跃亭时代,但好景不长,乐视的债务危机很快波及酷派。

2018年,京基集团次子陈家俊通过伟晖投资接手酷派,正式开启了酷派的京基时代。然而,此时的手机市场已是一片红海,三星、苹果、华为、小米、OV等品牌各据一方,酷派想要重返巅峰绝非易事。

陈家俊上任后,对酷派进行了全面改革。他引进小米前高管团队,主打高性价比手机攻占低端市场;同时,调整渠道策略,采用区域直供模式。然而,尽管酷派陆续推出了多款新品,但市场反响平平。2021年推出的COOL 20和COOL 20 Pro两款手机,出货量甚至不及头部品牌一天的销量。

面对手机业务的持续萎缩,陈家俊不得不调整战略方向。自2023年起,酷派开始向多元化领域拓展,计划从传统手机制造企业转型为智能科技综合企业。除了手机业务外,酷派还涉足地产物业租赁领域,并在2023年下半年加码数字货币业务。截至2024年上半年,这两项业务已分别占公司收入的16.3%和17.2%。

与此同时,曾经风光一时的“中华酷联”F4也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魅族卖身吉利、波导转型代工商、联想手机并入智能设备集团……唯有华为通过自主品牌再度崛起。如今,“中华酷联”F4都将5G、大数据及物联网等作为业务发展重点,试图抓住这最后一根稻草。

酷派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尝试,或许能为其带来新的增长点。然而,在手机市场日益固化的今天,酷派想要重返第一梯队仍面临重重困难。不过,无论如何,酷派的转型之路仍在继续,它的新故事仍在书写。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