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社保落实难,平台承诺能否走出“走过场”怪圈?

   发布时间:2025-02-23 20:19 作者:朱天宇

近日,外卖行业巨头京东的一则公告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公告宣布,从2025年3月1日起,京东将为其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则将获得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热搜,也将同为外卖行业领军者的美团和饿了么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京东的举措,美团迅速作出回应,宣布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从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饿了么则在次日发文,称已在2023年启动了蓝骑士社保缴纳试点,并持续加大对稳定骑手的专项补贴力度。

然而,当公众普遍认为外卖骑手即将迎来社保保障时,一个截然不同的声音却悄然出现。微博上,“有骑手抵触缴纳社保,只想到手工资更高”的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话题似乎与社会普遍推崇的完善社保制度背道而驰,让人不禁质疑,企业和社会对骑手群体的保障是否真的到位。

在与多位外卖骑手深入交流后,我们发现,外卖骑手对社保的态度其实并非一概而论。全职骑手大多对社保持欢迎态度,认为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应有回报。一位饿了么骑手直言:“好事啊,如果京东不起这个头,饿了么、美团就不会有这个打算。”然而,兼职骑手则普遍对社保不太上心,他们更看重到手的实际收入。

这种分化现象的背后,是外卖骑手从业结构的复杂性。以美团为例,其外卖团队大致可分为“美团专送”和“美团众包”两类。美团专送骑手相当于正规军,有专门的配送站点和统一着装,而美团众包则主要以兼职为主,骑手需要自行购买装备。饿了么和达达也拥有类似的组织结构。

对于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来说,社保并非额外的福利,而是企业应尽的基本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必须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缴纳社保费。然而,对于兼职骑手而言,社保问题则相对复杂。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只是偶尔从事外卖配送,或者在送外卖之外还有其他工作并缴纳社保。因此,无论是从企业还是个人角度,都难以简单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在对待骑手社保问题上考虑得相对全面。它不仅覆盖了全职外卖人员,也覆盖了稳定的兼职人员。相比之下,京东虽然为全职外卖员缴纳了五险一金,但覆盖人群相对较小。饿了么则没有透露具体社保覆盖人数,只是表示已启动试点并加大补贴力度。

然而,即便是这些看似积极的举措,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以北京饿了么骑手贺强为例,他已在饿了么工作了8年之久,但至今仍未买上社保。在与我们交流之前,他刚好收到公司的调研电话,询问是否愿意缴纳社保,但费用却需要他自己承担两千多元。

这显然并不合理。社保缴纳分为企业和个人两部分,以北京社保最低缴纳标准为例,个人每月应缴纳的金额大约在700元左右。贺强所在的公司显然希望将社保费用全部转嫁给骑手。这也是许多骑手表达不愿意缴纳社保、更愿意到手拿到更多钱的原因。

事实上,为外卖骑手落实社保的难度在于执行层面。对于外卖平台而言,他们或许希望符合条件的骑手都能买上社保。但实际落地这件事却并非由平台直接执行,而是由在全国各个城市建立配送站点的公司负责。这些公司与平台签署服务合同,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企业。因此,在落实社保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为了省钱而想办法让骑手负担更多费用。

外卖骑手的工作艰辛且收入并不与付出成正比。以贺强为例,他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8点半左右,每月收入大约在1万元左右。然而,他需要承担全家的生活费用,包括房租、吃饭、电瓶车租金以及意外险等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他每月拿出两千元左右购买社保显然不太现实。

尽管如此,如果外卖平台能够按照法律规定为骑手缴纳社保,即便是以最低缴纳标准,骑手们也是非常乐意的。这就需要平台加强渠道管理能力,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执行。事实上,近年来包括外卖平台在内,商家、消费者都在为改善骑手工作和生活状态而努力。比如平台与商家合作给予骑手点餐优惠、商家为骑手加饭等举措都体现了这一趋势。

总的来说,一个对外卖人员更友好的环境正在构建中。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平台、配送企业以及消费者共同努力不断改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外卖骑手的权益和福利。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