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既爱下班又享受周末的人们来说,今天有个特别福利:周六也能体验一次下班的乐趣。然而,这个“额外”的工作日却让许多人直呼“破防”。明明只是多上一天班,为何疲惫感却倍增,甚至让人感到格外辛苦?
《生命时报》综合专家意见,深入探讨了长时间工作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大家减轻由此带来的伤害。
超时工作为何让人如此疲惫?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更涉及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多个层面。
连轴转的工作模式对身心造成双重打击。据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的联合报告指出,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的人,患中风的风险增加35%,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也上升17%。长时间工作不仅影响心血管健康,还可能导致慢性疲劳。
工作效率也会因此下降。研究显示,每周工作超40小时,人们便可能出现倦怠心理,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疲惫、乏力及工作热情减退等症状。
心理上,超时工作同样带来沉重负担。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相比获得,人们对失去更为敏感。因此,尽管周末上班带来了额外的休息时间,但人们更关注被剥夺的双休日,这种失落感往往掩盖了放假的喜悦。
超时工作的危害远不止于此。长时间保持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可能引发多种慢性疾病,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威胁人体健康。研究进一步显示,每周工作超55小时的人,在65岁退休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52%,同时细菌感染和糖尿病的风险也有所上升。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医学科主任曾强指出,长时间工作除了对心脑血管造成损害外,还可能引发体重增加、生育问题、心理疾病以及肝脏受损等多重健康隐患。
那么,如何减轻由超时工作带来的疲惫感呢?专家建议,首先,尝试变换工作内容,比如在长时间进行脑力劳动后,转而处理一些较为轻松的琐碎事务。其次,提高工作效率,尽量避免加班和应酬,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十分钟,也是缓解疲劳的有效方法。同时,注意改善睡眠质量,尽量在11点前入睡,并学会疏解压力和负面情绪。最后,定期体检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对于有基础疾病或高危人群来说,更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