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暗面仲裁案:创投市场利益纠葛下的真实博弈

   发布时间:2024-12-12 15:40 作者:柳晴雪

近期,创投圈内的一场风波引发了广泛关注,焦点集中在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与前一轮投资方的仲裁争议上。这场风波始于金沙江创投的前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声,他质疑月之暗面从循环智能分拆出来的过程存在瑕疵,并透露前同事张予彤持有月之暗面的股份,而张予彤已被金沙江创投解雇。

紧接着,杨植麟公开回应,表示自己离开循环智能并创立月之暗面已经完成了所有必要的法律手续,包括董事会决议。他否认了张予彤在加入月之暗面首日即获得900万股的说法,称这些股份是多年兑现的,且需以持续的服务和业绩为条件。

随着双方的公开表态,事件的脉络逐渐清晰。首先,关于分拆决议的有效性,朱啸虎质疑张予彤作为循环智能的董事和月之暗面的联合创始人,在签署分拆协议时存在利益冲突,因此决议应无效。然而,媒体报道显示,该决议是在2024年1月由循环智能的全体董事一致通过的,包括张予彤在内的9名董事均签字同意。根据公司法规定,即使张予彤应回避而未回避,其投票也无效,但不影响决议的整体有效性。因此,分拆决议在程序上虽有瑕疵,但不影响其法律效力。

其次,关于金沙江创投是否因张予彤的行为而受损,朱啸虎指出张予彤在月之暗面初创时即获得大量股份,涉嫌违反信义义务。然而,杨植麟回应称,金沙江创投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大模型创业,因此没有投资月之暗面。张予彤是在公司融资困难时以个人身份加入,其股份的兑现条件是持续的服务和业绩。杨植麟还提到,在循环智能遭遇硅谷银行危机时,是通过出售月之暗面的部分股份来度过难关的,而非金沙江创投的支持。

在这场风波中,张予彤的行为虽然可能在个人道德上受到质疑,但是否构成违反信义义务仍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张予彤在推动新公司融资和运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金沙江创投从未打算投资月之暗面,因此不存在实际损失。因此,仅凭张予彤持有股份就指责其违背信托责任,似乎缺乏充分的理由。

这场仲裁案不仅揭示了创投圈内的复杂关系和利益纠葛,也引发了人们对创业和投资行为的重新审视。在一级市场整体回报低迷的背景下,创业公司、基金管理人和LP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创业者如何在追求梦想的同时处理好与原投资方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月之暗面作为近年来创投市场备受瞩目的项目之一,其创始人杨植麟的创业经历也备受关注。此次仲裁案虽然给月之暗面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相信在妥善解决后,杨植麟和团队能够重新专注于业务,继续推动公司的发展。

同时,这场风波也提醒了创投圈的各方参与者,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注重诚信和合规。只有建立起健康、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共同推动创投行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期待各方能够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来处理争议,共同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创投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在创业和投资的过程中,风险和挑战总是不可避免的。但正是这些挑战,才推动了创业者的成长和行业的发展。我们期待月之暗面能够在这次风波后更加坚韧,继续为创投市场带来新的惊喜和突破。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