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铺开,商业银行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营销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了吸引客户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这些银行不仅提供补贴奖励,还为员工设定了严格的考核指标。然而,在这种火热的营销背后,一些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背负着考核压力的银行员工开始自掏腰包寻求客源,他们发帖承诺给予一定的红包奖励,以吸引用户开设并缴存个人养老金账户。例如,有员工表示只要用户开户并缴存10元,就可以获得有偿奖励。更有甚者,为了完成开户缴存任务,不惜贴息找客户,承诺在开户并缴存一定金额后,给予更高的现金红包。
与此同时,一些地推中介也趁机而动,他们通过发帖或在银行员工帖子下留言的方式,承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开户业务。这些中介声称,可以根据银行和开户量的不同,提供70至90元不等的服务费用。他们主要通过赠送小礼品或二次分发任务的方式,吸引用户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
然而,这种激烈的营销手段也引发了一些问题。部分消费者反映,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据了解,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开立通常需要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完成协议签署、证件上传、个人信息确认等一系列步骤。但一些用户表示,他们从未与银行有过相关接触,却意外发现自己名下多出了一个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对于这种情况,有律师指出,银行员工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开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也可能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这暴露出部分银行在内部管理上的漏洞,如果员工能够轻易地绕过监管为客户提供未经同意的服务,那么银行在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方面显然存在不足。
面对这些乱象,一些银行已经作出了回应。他们表示,在办理个人养老金开户过程中,会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如账户实名制、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同时,他们也推出了预约开户服务,但在办理过程中会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校验,以防止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业务或被他人代办。
为了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户流程,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有专家建议,银行应健全考核监督机制,提升服务质量。他们指出,银行应弱化市场份额类考核指标,加大缴存金额、缴存户数等“硬指标”的考核力度。通过改变激励机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客户质量和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实际使用率上来。
对于已经“被开户”的用户,专家也给出了建议。他们表示,用户应及时与银行沟通,核实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基本情况。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需求,用户可以选择继续缴纳个人养老金或与银行沟通申请注销账户。同时,用户也应加强个人信息管理,避免信息外泄或将个人信息交给他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