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健康产业论坛:共探科研成果转化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12-25 13:24 作者:任飞扬

在上海械谷产业园内,一场聚焦于大健康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端论坛近日成功举办。此次盛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携手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共同策划,吸引了来自各大医疗机构、投资机构及高校科研院所的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

步入上海械谷产业园,浓厚的科研氛围扑面而来。自去年10月正式开园以来,园区已吸引超过30家企业入驻,并成功建立了9个研究所实验室。这里已成为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和顶尖人才的聚集地。

在众多入驻企业中,术锐医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尤为引人注目。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自主转化”政策,术锐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商业化的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于2023年6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标志着我国在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核心关键技术由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制造技术中心主任徐凯教授团队历经20余年研发而成。

术锐总经理赵磊在论坛上指出,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同时还需要新型耗材、手术工具等配套设施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医生的参与对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至关重要。他强调,要实现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必须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小卫在会上介绍了“透明化3D病理在肿瘤精准医学的应用”项目。该项目通过三维成像技术,实现了对细胞尺度结构的详细分析,为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一技术的出现,无疑为肿瘤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

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院长张霞则分享了东软在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布局。她展示的医学影像协同标注平台,基于云原生技术,支持130多种解剖结构和病灶的自动分割算法,提供了多种标注方式和形态学测量功能。该平台不仅确保了医疗数据的院内闭环管理,还降低了模型建模的技术门槛,推动了医学AI研发的无码时代。

在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就大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上海科创投副总经理吴杰指出,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企业缺乏早期科创项目布局能力、复合人才短缺以及中小企业并购整合路径不成熟等。他提出了“大企迁移”的概念,并呼吁市场出现更多的容忍耐心资本。

第九人民医院学科规划处处长许峰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临床医生在成果转化方面投入的时间有限,且缺乏项目运营知识。因此,应培养更多的技术转化专业人才,使医生的临床研究成果得以落地。

术锐总经理赵磊再次强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合作。他提出,企业和实验室的交叉融合能够明确科技成果的需求,从而提升科研工作的成果转化率。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大健康学社(筹)的成立仪式。该学社旨在构建一个融合校友与在校生的生态组织,通过举办各类大健康行业的分享和探究活动,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互动,推动大健康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