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三巨头”合并,能否让日产走出低谷?

   发布时间:2024-12-26 10:29 作者:顾青青

日本两大汽车制造商本田与日产,近日在东京联合宣布了一项震撼业界的决定。在12月23日的发布会上,本田社长三部敏宏与日产社长内田诚共同宣布,双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启动合并谈判,计划于2025年6月达成最终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本田与日产将以共同出资的方式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将作为该控股公司的子公司进行合并。值得注意的是,控股公司的总裁将由本田方面任命,而合并后的新公司预计在2026年8月正式上市,届时本田与日产将从股市退市。

发布会现场,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雄的出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他透露,三菱正在积极探讨参与合并的可能性,并将在2025年1月前作出最终决定。鉴于日产是三菱的最大股东,持有其24%的股份,三菱加入合并计划的可能性颇高。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有望成为继丰田和大众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车企集团。本田与日产目前的市值分别为372亿美元和103亿美元,若合并成功,新控股公司的实力不容小觑。三部敏宏与内田诚均表示,双方的目标是打造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0万亿日元、年营业利润超过3万亿日元的“世界级移动出行公司”。

这一消息传出后,尽管业内对合并的实际效果持怀疑态度,但资本市场却给出了积极的反馈。本田、日产、三菱的股价均大幅拉升,其中日产更是单日暴涨24%。

回顾过去,日系车曾以其耐用、保值、高性价比的特点,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2008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高达30.79%。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系品牌却显得相对滞后。在内燃机上的辉煌成就,反而成为了日系品牌在新能源大潮中的绊脚石。

面对电动化、智能化浪潮,日系品牌不仅未能积极争取政策倾斜,也不愿投入资金推动转型。这导致日系车在消费者心中的口碑逐渐下滑,从曾经的“一车传三代”沦为了“跟不上时代”“老气横秋”。2021年起,日系车在华销量大幅下滑,2024年市场份额已跌至14.4%。

尽管如此,在全球市场,日系车的表现依然不俗。2023年,日系车全球总销量达到2200万辆,市场份额约为27.5%。然而,具体到公司层面,丰田依然是稳住阵脚的绝对支柱,而日产和本田的年销量均较五年前减少了约150万辆,颓势明显。三菱也逐渐退出了领先阵营。

对于本田与日产的合并,业内反应不一。日产前CEO戈恩更是直言不讳地称其为“绝望的举动”。他认为,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且品牌非常相似,合并并非务实之举。中国汽车业内人士也对这一决定表示不解,认为本田和日产更需要技术创新和升级,而非简单的规模化协同降低制造成本。

然而,从本田与日产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合并似乎已是势在必行。今年3月,双方已宣布计划共同探索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平台,并共享电机、逆变器等资源。8月,本田、日产与三菱更是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共同探索在车辆电气化和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潜力。

在合并的谈判过程中,鸿海的入局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鸿海希望借助夏普的零部件技术,自主开展纯电动汽车开发业务。然而,由于与美国新能源车企的合作屡屡碰壁,鸿海将目光转向了亚洲市场。资金紧张但在汽车领域有深厚积累的日产,正好符合鸿海的需求。然而,一旦鸿海入局,本田与日产的合作势必面临终止。因此,本田给出了更利于日产的合作方案,最终促成了合并。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91年到1999年间,日产就曾连续7年亏损,负债高达21000亿日元。当时,法国雷诺以5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日产36.8%的股权,并帮助日产在两年后扭亏为盈。然而,由于戈恩的强势做派和薪酬问题,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雷诺与日产的合作逐渐陷入困境。最终,戈恩因涉嫌挪用公司资金等罪名被逮捕,雷诺与日产的合作也近乎终结。

经过此事件,日本汽车业界很难再接受外来者领导。因此,本田与日产的合并无疑更符合日本汽车业界的期望。然而,合并后的新公司能否走出低谷期,依然是一个未知数。毕竟,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仅靠规模扩大并不能降低成本、赢得竞争优势。新公司最需要的是找到自身优势,明确定位,并推出能稳固地位的主攻产品。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