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被市场称为“春季躁动”的行情。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包括高盛与德意志银行,纷纷发布研究报告,对A股市场表达了乐观预期。
高盛在其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25年MSCI中国指数存在显著的上涨潜力。高盛预测,在较为中性的市场预期下,该指数有望录得14%的涨幅,从当前的66点上涨至75点;而在更为乐观的预期下,涨幅甚至可能达到28%。高盛特别看好中国科技股的前景,认为其增长潜力和技术突破将显著缩小与美国科技股之间的估值差距,为投资者提供20%的收益机会。
高盛强调,中国政策周期已进入实施阶段,这将为股市的进一步上涨提供动力。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前沿技术储备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出口增长潜力,都是支撑A股市场上涨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德意志银行也在其报告中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乐观态度。德银认为,2025年将是投资界深刻认识到中国在全球竞争中领先地位的一年。德银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现象将逐渐消失,盈利能力可能因消费支持政策和金融自由化而超出市场预期。因此,德银看好中国A股和港股的走势,认为这两大市场可能继续走牛,并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在国内市场方面,券商分析师也普遍认为“春季躁动”行情正在上演。他们指出,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增强,各类活跃资金纷纷涌入市场,为春季结构性行情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历史数据来看,2月份往往是全年参与价值较高的阶段之一。
在具体投资策略上,分析师们建议投资者关注科技成长方向以及非美出海逻辑的持续兑现。他们认为,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相关板块有望成为市场热点。同时,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企业的出海业务也将迎来更多机遇。
分析师们还提醒投资者注意市场风格的转换。他们预计,在市场初期阶段,高波动性风格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风格将逐渐转向低波动性。因此,投资者在把握市场机遇的同时,也需要做好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