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娃哈哈”商标转让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悉,此次商标转让申请已于2025年1月21日正式提交至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目前正处于“申请收文”阶段,但受让方的具体信息尚未公开,这不禁让外界猜测纷纷。
据了解,“娃哈哈”系列商标涵盖了饮料、童装、医疗器械等多个品类,此次转让涉及商标数量多达387件。如此大规模的商标转让行动,无疑让人对娃哈哈集团的未来动向充满好奇。
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娃哈哈集团于2月12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份关于“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官方说明。说明中透露,这些商标正由娃哈哈集团转让至其旗下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娃哈哈集团表示,这些商标最初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后来作为出资注入食品公司,且已经过评估并获得主管部门同意。然而,由于历史纠纷等原因,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工作一直未能完成。
在说明中,娃哈哈集团还强调,尽管商标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但食品公司作为商标的实际权利人,长期自用并持续授权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使用。此次转让旨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商标权属的清晰和合法。
随着商标转让消息的公布,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及其新任法定代表人宗馥莉也走进了公众视野。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于2月10日发生了工商变更,宗庆后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职务,由宗馥莉接任。同时,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而宗馥莉持有该公司100%的股份,这也意味着宗馥莉成为了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2月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逐渐接过了集团的掌舵权。近年来,她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目前已在多家娃哈哈集团旗下或上下游公司担任要职。此次商标转让,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她在娃哈哈集团的地位。
回顾“娃哈哈”商标的历史,曾经历过不少波折。1996年,娃哈哈集团与法国达能公司合作时,曾计划将商标转让给合资公司,但因不符合相关规定而被驳回。双方因此签订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允许合资公司在一定期限内使用商标。然而,这一合作在2006年因“阴阳合同”曝光而陷入争议,双方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商标权属之争。最终,仲裁机构裁定商标所有权归娃哈哈集团所有。
此次商标转让的消息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娃哈哈”商标历史的关注。作为知名品牌,“娃哈哈”商标承载了集团的品牌价值和消费者的时代记忆。因此,此次转让不仅关乎娃哈哈集团内部的股权结构调整,更关乎品牌的未来走向和市场影响力。
对于此次商标转让,市场反应各异。有人认为这是娃哈哈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发展核心业务的战略举措;也有人担忧转让可能带来品牌价值波动,影响公司估值与投资回报。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中,娃哈哈此次转让商标无疑是一次重大决策,其效果仍需时间检验。
无论如何,娃哈哈作为曾经的商业巨头,其每一步动向都备受瞩目。此次商标转让能否为娃哈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
同时,我们也期待娃哈哈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活力,继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关注娃哈哈的发展动态,期待它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