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双出”时代: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展现信心与责任?

   发布时间:2025-02-16 23:23 作者:顾青青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织的复杂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2025年初,随着DeepSeek、小红书等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中国企业出海的热潮似乎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已从过去的“选修课”转变为如今的“必修课”。这一观点反映了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深刻变化。过去,许多企业或许还将出海视为一种选择,而现在,它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路径。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乔健分享了联想的出海经验。她提到,联想在20年前“走出去”时,正值全球化快速发展时期。联想借此机会打造了全球供应链、研发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这些积累使联想在面对外部挑战时更有信心,也更有能力在不确定性中捕捉机遇。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认为,中国企业正迈向“出口+出海”的“双出时代”。他指出,中国未来重大的战略机遇就在于出海,而这一轮出海的本质是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和中国新能力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对制造业供应链本地化、在地化需求的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尽管中国企业出海势头强劲,但并非一帆风顺。汪泓指出,复杂的国际形势、市场开拓、公司治理等难题层出不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法国依视路会计学教席教授许定波也提到,在全球化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的成功率并不高,不同国家的国别风险与机会也存在差异。

然而,多位嘉宾仍对中国企业出海持乐观态度。许定波列举了一组数据,显示全球贸易额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中国的出口总额也达到了历史新高。他认为,尽管全球化中期可能面临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仍将是乐观的。

乔健认为,现在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好时机。她指出,相较于联想20多年前出海的年代,中国企业现在拥有许多全新的优势,如全方位的制造体系、精细化制造能力、劳动力素质等,这些都可以转化为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在出海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软实力也显得尤为重要。秦朔提出了“出海十策”,包括制定清晰的战略、选择恰当的进入方式、高度重视规范化治理等十个维度,以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他还强调,中国企业应围绕文化融合和品牌建设来提升自身实力。

联想在沙特建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工厂不仅有助于联想更好地服务中东与非洲市场,还能带动当地智能制造产业链生态圈的建立,从而推动沙特实现经济多元化和结构转型。

随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它们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经济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从“老三样”到“新三样”,从“勇敢走出去”到“扎根全球”,中国企业正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全球舞台上展现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