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营收高却连年亏损,美国高速免费盈利之谜探析

   发布时间:2025-02-23 10:20 作者:顾青青

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如今已蔚为壮观,总里程达到了惊人的17.7万公里,稳居全球之首。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多年来不懈的努力与投入。

每天,这些如巨龙般蜿蜒的高速公路承载着无数车辆,营收可达15亿元之巨。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收入看似可观,我国的高速公路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与美国高速免费却盈利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顾历史,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早在秦朝时期,我国就修建了最早的“秦直道”。然而,进入汽车时代后,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却比西方国家晚了半个世纪。改革开放的春风为高速公路建设带来了契机,1981年,我国确定了建设高速公路的计划。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和辽宁沈大高速公路相继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正式起步。

此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在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稳住经济,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了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进入21世纪,“十五”期间和“十二五”计划期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各地区间的连接日益紧密,为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然而,尽管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但亏损问题却一直困扰着管理者。相比之下,美国的高速公路90%以上不收费,却能盈利。这其中的奥秘在于,美国通过征收高额燃油税等方式设立公路信托基金,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美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告等也实现了盈利。而我国则采用更为直接的收费模式,即“使用才收费”。

那么,我国高速公路为何会亏损呢?原因复杂多样。首先,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投入巨大,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建设成本高昂。其次,一些偏远地区车辆流动性小,难以收回投资。再者,我国高速公路的收费主要用于偿还贷款和支付利息,而非直接盈利。尽管如此,我国仍坚定不移地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因为高速公路对于刺激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物流行业发展、带动就业市场、推动旅游业发展以及整合国家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公路的通达性使得人员流动性增强,货物快速传输,加速了市场的扩张和商业的繁荣。同时,高速公路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为沿途行驶的车辆提供便利,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高速公路还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景点带来更多游客,促进了当地的商业活动。在国家层面上,高速公路网络的建成实现了工业、农业等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