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NTT公司近期宣布了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一种先进的防雷技术,以及基于电场波动的雷电诱导技术。这项技术使得无人机即便在遭遇雷击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正常运作,进一步推动了无人机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用潜力。
NTT公司表示,他们利用这一技术基础,开发出了全球首个无人机闪电诱导系统,并在2024年12月13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实地验证。这一系统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部署无人机网络,主动触发雷电,从而降低城市及基础设施因雷击而遭受的损失。据统计,日本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至2000亿日元,这一新技术的出现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为了验证这一系统的有效性,NTT的研究人员在岛根县滨田市的山区进行了实地实验。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场强计”的装置来观测地面电场的变化,并在雷云接近时放飞了一架装有独特防雷笼的无人机。这架无人机被设计用于诱发雷电,以减少周围区域遭受雷击的风险。
实验的具体过程令人瞩目。当雷雨云逼近、电场强度持续增大时,研究人员将无人机升至300米高空,并通过地面开关在无人机和地面之间建立导电连接。结果显示,大量电流通过导线流过,同时环境电场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更重要的是,在闪电感应之前,导线和地面之间产生了超过2000V的电压,这一突然的电场强度变化成功诱发了无人机上的闪电。
在诱发雷电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听到了明显的爆裂声,绞盘发出光亮,而无人机的防雷笼部分则因高温而融化。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经历了这样的极端条件,装有防雷笼的无人机仍然保持了稳定的飞行能力。NTT还进行了人工闪电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靠性。试验结果显示,装有防雷笼的无人机能够承受98%以上的自然雷击,即使面对高达150kA的电流(相当于自然雷击平均值的5倍),也没有发生故障或崩溃。
(注:由于图片数量限制,此图片未在文章中显示,但保留在指令中以防万一需要调整)